第351、352节 本堂李洛,钦命治闽!(1 / 2)
福建行省平章兼闽浙粤沿海制置使,历史上是蒲寿庚担任的官职。宋元之际,泉州是最大的海贸城市,加上经常受到海盗骚扰,所以闽省平章往往兼任三省沿海制置使和市舶司提举。
历史上的蒲寿庚还多了个市舶司提举的官职。李洛虽然没有拿到市舶司提举,但权势已经很重了。
沿海制置使,掌管闽浙粤三省海域的海上治安,节制三省水师。只是,如今的三省水师已废,没有多少水师给李洛管了。
崔秀宁知道李洛拿到最满意的官位,高兴的大眼睛笑得弯弯的。
征日之战的收获实在太大了。其他不说,光说这两个官职,就能让李洛成为闽地的土皇帝。更重要的是,闽地和海东只隔了个海峡,海路顺风一天就到,逆流最多两天,往返非常方便。
而且,再也不用担心元廷发现海东。
等到利用这个官职挖到足够的人口资源,就真的具备了起兵争霸的资本。
一切,为了人口!
崔秀宁将暖手炉捂在肚子上,不施粉黛的脸蛋笑的山清水秀,“福建行省有四百多万人口,其中流民估计最少五六十万以上。还有闽东北的浙江流民,闽西北的江西移民,闽西南的广东流民。”
李洛抚摸着手里的官印,“这么说,能移民百余万?”
崔秀宁摇头,“百余万不用想,绝无可能。以海东如今的开发程度,也养不活那么多人。我估计,挖个五六十万就顶天了,还要慢慢挖。太多太快的话一定会暴露。”
李洛算了一下,“就按照五十万算吧,流民以青壮为主,四丁抽一,可得六万兵。我们唐国目前海陆军合计五万五,加六万不到十二万兵。”
崔秀宁道:“元军有一百多万,十二万兵造反,的确是力量太单薄,失败的可能性很大。除非,有三成以上的火器兵,扛住蒙古色目铁骑。”
李洛皱眉:“那就是需要三四万纯火器兵,以目前海东的技术条件,一年内能做到么?”
崔秀宁哑然失笑,“你想的真美,怎么可能?哪怕原材料都够,也做不到啊。现在的冶金技术太落后了,不是两个现代人就能大幅提高的。就说枪管吧,海东如今就是用熟铁皮锻打焊接成管,这已经是我最好的办法了。”
李洛道:“模具灌浇铸造枪管不行么?”
崔秀宁摇头:“不行的。那样的铸造枪管,无法锻打,根本解决不了气泡和砂眼的问题。炸膛率高的吓人,可靠性很差。这样的火铳,你敢用吗?现代技术那么发达,都不敢用铸造法制作枪管,别说古代了。”
“好吧。我读书少。”李洛两手一摊,他的确不了解这些,“那按照你现在的方法,一年能出产多少火铳?”
崔秀宁早就算过,直接回答:“以海东的匠师人力,一个月最多五百支,一年最多六千支。要是加刺刀卡槽的话,一年最多五千支,不能再多了。不过,质量很有保证。样品已经出来了。”
李洛道:“我可是俘虏了很多日国铁匠啊,他们不能出力么?”
崔秀宁无语,“老公啊,他们已经算进去了好吧!不加上他们,一年三千支都没有。你以为燧发枪好做吗?光一个燧发装置的弹簧片,就要一个锁匠耗费几天时间。”
李洛有点懵了,“弹簧片而已,铁匠不行么?为何要锁匠?”
崔秀宁道:“铁匠做的弹性太差,满足不了要求。现在只有锁匠能干这活。锁匠本来就不多。不过,我已经让锁匠们带徒弟了。”
“那火炮呢?”李洛又问。
崔秀宁道:“用铁芯铜体做炮管。之前发现了一个小铜矿,正在炼铜。炮管做厚点,用铸造法是可以的。但是吧,沉啊。用在船上没事,可在陆上使用,灵活度就不行了。”
“一门三斤弹子的轻炮,重四百斤,需要一匹骡马来拉。十斤弹子的大炮,重两千斤,需要几匹骡马来拉。加上运载弹药,运输的压力是很大的。”
“这两种炮还没造。现在只造了一种小炮样品,发射鸡蛋大的一斤铅弹,重不到两百斤,两人可以抬着走。其实算是一种大铳,射程只有两百米出头,比火枪射程也就多了几十米。”
李洛搂住崔秀宁亲了一口,“不错不错,已经很好了。这种火器,起码可以杠杠蒙古铁骑的冲锋了。不急,咱慢慢来,多搞些工匠。等咱们有了几万火器兵,就反他娘的。”
崔秀宁白了他一眼,“你悠着点啊,别让我们一家三口落个凌迟处死的下场。”
李洛摸着她高高隆起的肚子,“哪能呢?就是败了,咱往南洋一跑,坏大叔还能咬我们?”
“呵呵。”崔秀宁无语,“要是你在内地打仗,打输了,还有机会出海逃跑?你是鸟人么?长翅膀了?”
“你说谁是鸟人?”
“你!鸟人!”
“好啊,你再说,再说磋磨死你!”
“我去!哎呀哎呀,咯咯,不说了不说了…咯咯…”
…………
离开大都前,李洛上了一道奏章,以征日军功为名,举荐宁海州水师千户罗昱为福建水师万户。
因为罗昱的确功劳不小,元廷当即准奏。
罗昱现在彻底被李洛拉上船了。就是他的家人,也都被转移去了海东。让他出任福建水师万户,能帮助李洛更牢固的掌握水师兵权。
等到崔秀宁安排好特察局大都分局的业务,两人就一起离开大都,走海路去福建上任。
走之前,李洛还是去见了一次张三丰。
张三丰对于李洛在日国推行“改神为道”非常高兴,已经把李洛视为维护道教的中坚人物。他暗示李洛,会竭尽所能在朝中为李洛说话。
当然,李洛也没忘记去拜会御史大夫脱不合。脱不合对李洛很是欣赏,叮嘱李洛好好治理福建,放开手脚。
因为要做些准备,直到正月二十二,李洛才到达福建行省的治所:泉州。
泉州自从被陈大举和倭攻破后,被南宋小朝廷建都大半个月,后又被元军夺回,几次经历兵火,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
但由于是海贸之都,仍然很繁华。
李洛的仪仗一到城下,立刻惊动了泉州城内的行省左右丞,泉州府达鲁花赤,府尹,城守万户等官员。众人第一时间就出城迎接,对着仪仗行礼。
“右丞哈歹只见过平章官人!”
“左丞萨普勒见过平章官人!”
“万户忽鲁帖木儿见过平章官人!”
“泉州府尹张柯帖木儿见过平章官人”
“泉州府达鲁花赤哈达礼见过平章官人!”
……
李洛身穿崭新的一品紫色质孙服官袍,腰横玉带,挂着镶宝石的匕首。头上戴着镶嵌珠玉的四方瓦楞帽,加上前呼后拥,一派高官大员的气派。
“诸位同僚免礼!本堂李洛,钦命治闽!这是本堂告身印信,诸位同僚,按律查看吧。”李洛端坐马上说道。
随即便有亲兵捧着告身印信,向众人一一展示。
这不过是例行公事罢了。新官到任,都要向同僚出示告身,验明官身。告身用蒙汉两种文字,确保都能看懂。
高丽人?
几个大僚看到告身上写的是“高丽仁州李氏”,顿时心生不爽。他们不是蒙古国族,就是色目贵族,见到一个高丽人出任他们的上官,哪里会服气?
不过很快,他们就想起李洛是谁了。原来是征东大胜,爵封江华郡公的李洛啊。
元朝极重军功,想到李洛立了大功,几个大僚顿时收起了轻视之心。
李洛看几人表情,哪里不知道他们想什么?哼,倘若你们老实,也就罢了。要是不老实,整治你们的手段有的是。
班长,要有班长的权威。
李洛当先纵马入城,几辆马车跟在后面,数百亲卫前呼后拥,在围观百姓的目光中煊煊赫赫而过,真是好不得意。
众人来到平章府,中门早就大开,李洛昂然而入,直接进了“平章节堂”,老实不客气的坐下。
颜隼等左右亲卫,立刻排列两边,气氛顿时肃然起来。
“平章官人,如今已近黄昏,不如先用膳如何?我等也好为大官人接风洗尘啊。”泉州府尹张柯帖木儿说道。
此人是个汉人,在名字后面加上“帖木儿”,当然是标榜心向大元。当然,李洛绝无资格嘲笑张柯,因为他不也是李洛哈剌不花么?
李洛冷笑,用“高贵”的蒙语说道:“我来时,伟大的汗王告诉我,闽地成了海盗们撒欢的地方,成了反贼们的安乐窝。他们在闽地上放肆的吃羊,然后将羊骨头扔在闽官们的脸上!”
为何李洛要先来个下马威?因为不这样无法树立一把手的招牌。甚至,还会被架空。
平章官人一来就不假辞色的翻脸发威,令堂上的闽省官员大为诧异。
尤其是正二品的右丞和左丞,一个蒙古官人,一个是色目官人,都是有根脚的朝廷大员,可不是一般官员,他们哪里受得了这个?
“平章官人,本官一年前还见过大汗,大汗可没这么对本官说过。”右丞哈歹只冷笑着不软不硬的顶了回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