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5章 润泽之困(1 / 2)

加入书签

在辽阔的华夏大地上,临海省仿佛待字闺中的少女,永远羞羞答答半遮半掩,是低调含蓄的小家碧玉。

从地域讲临海省属于沿海地区,位于福渊省和东吴省之间,穿过东吴省便是朝明省。若提沿海省份,基本只说“碧海、朝明、东吴等等”,临江省永远在“等等”行列,名不见经传。

从经济总量、发展态势讲,临海省受到诸多主客观因素影响,在沿海省份当中排名位于中下游,又是一个“等等”行列;还有就是临海省缺乏地区特色经济,简而单之它有的别的省都有,别的省有的它未必有。

从正治地位讲临海省又很奇葩,实际上傅首长、桑首长、陈首长等沿海派核心领导都在这里任过职,特别是傅首长工作的时间还比较长。可正式报道很少提及,反而把朝明当作沿海派大本营。

旅游资源更是贫乏,华夏大地名山大川、旅游胜地,临海省一个都没有。究其原因是它境内一马平川,最高的丘陵不过400多米,而河流呢都平淡无奇。至于沿海的地理优势,因为海岸线都是泥质沙滩甚至连象样的海港码头都没有。

近十年来临海省在全国的综合排名一直在下降,前面与碧海等老大哥的差距愈发拉大,后面被双江等新秀反超,再然后还有白山、冀北等紧追不舍。

至于润泽市,几乎就是临海省尴尬处境的缩影,临海省面临的问题润泽市一样都不少:

地方经济没特色、没优势;平原地区难以发展旅游等服务业产业;在省内正治经济地位每况愈下……

最古怪的是,历史上润泽很长时间都是临海省正治经济文化中心,清代到民国期间发挥着类似省会的作用。然而建国后不知为何确立轩城市作为临海省省会,使得大批资源——人才、物资、资金、项目、政策福利等等涌向轩城,润泽从此步入漫漫下坡路。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饶是家底子厚实,经过几十年自然衰退,如今润泽市愈发委靡不振,从去年主要经济指标排名来看,被轩城继续拉开距离,与第三名临州市的差距不到一个点,可以预见临海老二的地位迟早要被取代。

来临海省报到之前,方晟以交接为由磨蹭了将近一个月。

一方面真的需要交接。市委书记、副书记都在住院,市长是党政一肩挑,手里工作堆积如山。

按照鄞峡市委领导班子碌碌无为的状况,沈高真想进行彻底大换血,但那么做又代表对鄞峡整体工作的否定,三年经济几乎翻一番、城市面貌大变样的事实摆在那儿,总不能说功劳是方晟一个人的吧?

在于道明的推荐和支持下,房朝阳如愿以偿提拔为市长,主政鄞峡!苗彰荣跛脚已成定局,顶多捱到年底就要被撤换;本土派全军覆没,常委班子里只剩病怏怏的窦康和全无斗志的慕达,无力回天;成槿芳动辄嚷着要提前退二线,无心恋战。新换血的常委加上季亚军等,则能给房朝阳强有力的支撑。

可以说方晟凭一己之力给房朝阳创下政通人和、欣欣向荣的局面!

另一方面方晟发动全部力量收集临海省和润泽市的资料,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他不想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贸然踏入一个新环境。

资料越多,方晟心情愈发沉重。

正式前往临海报到前一天晚上,于云复与他进行了长谈。

于云复首先透露了几个月前中组部对方晟工作调整的思路,的确如小道消息所说,准备调到政务院下辖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还不是正厅实职,仅仅是正厅级研究员,就是打算挂起来赋闲。

后来于家、方晟背后的势力采取一系列动作,又改为跨省交流,但去向仍是省直机关,可能是局委办厅的一把手。

较量到最后,两方面因素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一是宣传舆论工具的力量,京都电视台关键时刻的喉舌作用,以及误打巧撞的《大深峡》为方晟在全国范围内积攒了人气,令中组部骑虎难下;二是傅首长的出面……

“傅首长透出傅办向最高层表达意见,指出经济型领导人才的重要性,说这类干部通常不会象政工出身的干部循规蹈矩,而是有棱有角,偶尔有出格的言行,但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人民强烈需要这种干部,国家要发展,经济要腾飞,光靠坐在台上四平八稳念报告没用,要敢闯敢为敢担当!”于云复道,“这席话份量很重,也都知道有感而发,所以在最后决策阶段推翻之前的方案,让你出任市委书记。”

方晟道:“可是……爸,润泽这付担子难挑啊,走了几十年下坡路的大象,积重难返。别说重振雄风,止住跌势都难,要不然大半个世纪那么多任市委书记市长都是无用之辈?这回……这回有存心为难我的意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