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7章(1 / 2)

加入书签

次日一早,便是五日一次的早朝。

卫允也早早起来,换上了朝服,骑着黑风,朝着皇宫而去。

算起来卫允也有三个多月没有上朝了,如今再一次来到太和殿,竟生出几分重临旧地之感,卫允摇了摇头,颇有几分苦笑不得。

早朝自然要商议国事,而现如今再也没有比西北的战事更重要的事情了,虽然如今西夏已然投向,选择了割地赔款,乞求和平,大战也已经停了下来。

可大战之后的那些后续事宜,才是真正的麻烦,那些个领兵大将们打完了仗,把剩下的兵往回一带,就什么都不管了。

一切的抚恤、安置,战后的重建,还有刚刚纳入国境的版图,重新划定的疆域也需要派人去接受治理,这些所有的事情,其中有一些虽说上一次永安帝下了圣旨,让地方三司先行安置,但最后做出的决定的,还得是中央。

而且经过这一战,陕西路数十年积累下来的府库也早已消耗一空了,如今陕西境内的数百万军民,可都需要朝廷去安抚的。

上次卫允提议的以工代赈的法子倒是不错,今日的朝会之上,又被大相公韩章拿出来说了,准备对新纳入大周版图和原先因为战事而颠沛流离的那些百姓们施行这一政策。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此法确实颇具成效,此番西北边境能够这么长时间不出乱子,卫卿献出此法确实功不可没,如今西北疆域重定,若行此法,定能为朝廷省下无数钱粮!日后若是地方再遇天灾,亦可行此法安抚百姓!”

以前若是发生了什么天灾,如地震、干旱、洪水之类的,百姓们皆是死伤惨重,或是迁往别处,俗称逃荒、逃难,或是就地等待朝廷赈灾。

如今卫允献出的这条以工代赈,将那些个受灾的百姓合理利用起来,既替朝廷减轻了赈灾的压力,又替赈灾增添了人手助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陛下圣明,臣等附议!”

殿中众臣纷纷表示赞同。

紧接着永安帝又让户部,吏部和礼部还有两位大相公一起商议对此番西北大胜的功臣们的封赏事宜。

没办法,永安帝虽然也想直接把顾廷烨和沈从兴这两个亲信直接重赏,可若是当真如此的话,未免会惹人非议,说他这个皇帝有失公允,再加上如今曹太后垂帘听政,手握玉玺,永安帝想要将朝政大权从曹太后的手中拿回来,便不能让其抓到半点把柄。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也逐步被定了下来。

玉阶之上,永安帝龙椅旁的赵内官又站了出来,用他那独特的声音吼了句:“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臣有本奏!”

一声爽朗清亮的声音忽然响起,之间左侧的文官堆中,靠前的位置,一个年轻的官员手持笏板,走至殿中,冲着玉阶之上的永安帝和帘后的曹太后躬身一礼。

高声说道:“微臣户部侍郎卫允,有事启奏!”

永安帝看着殿中的年轻官员,脸上露出个笑容,说道:“原来是卫卿呀!不知卫卿有何事启奏?”

卫允道:“回陛下,回大娘娘,微臣昨夜凌晨收到一封来自北镇抚司谍报司三处的信报,信中言及,半月之前,西南大理国出现叛乱,叛乱首领乃是大理杨氏一族的家住杨允贤,大理国与我朝交界,微臣是担心此番大理内乱,或许有可能会波及广西路和贵州路与大理交界之处!”

永安帝还没发话,便有人站出来反驳卫允:“陛下,微臣认为,卫侍郎此言差矣!大理地处西南,疆域狭小,国力衰微,我朝又有大败西夏与吐蕃之势,任凭大理境内如何叛乱,他们也绝不敢犯我大周虎威!”

此言一出,自然获得了无数支持。

卫允却笑着道:“陛下,韩侍郎所言,臣亦觉得很有道理,不过臣以为,若是大理国内双方实力僵持不下,其手下士卒皆有上官约束,自然不敢进犯我朝,可若是有一方战败,势必便会造成溃逃之势,彼时,我大周便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那些溃兵没了上官的约束,便等同于脱了缰的野马,再也没有束缚,陛下,彼时溃兵若是成为流寇,袭扰我朝边境百姓,对于边境之处的百姓而言,无异于是灭顶之灾呀陛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