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青州十年往事(2 / 2)

加入书签

“嗯,很好。”

看着地图上已经探索的区域,陈暮满意地点点头。改革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不管是一统天下还是向未知探索,都可以同步进行。

等到打下江山,再派出船只,蒸汽机还得猴年马月才能量产。万一打江山得花个几十年,老了才一统天下,那才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荀彧见到他高兴的模样,依旧有些好奇问道:“尚书令,彧自去年接手此事,但一直不明白船只为什么要北上?据彧所知,越往北,天气就愈加酷寒,冰天雪地,每年都有很多船员伤病而死,为何还要继续呢?”

陈暮摇摇头:“其实这个项目已经进行了四年了,因为劳民伤财,且没有任何意义,大哥也不止一次让我叫停。但我却一直坚持,就是因为要证明一些事情,要做到一些事情,要寻找一些东西。”

“莫非是,不死药?”

荀彧听到他要找东西,略微愕然,传闻秦始皇派徐福东渡寻找仙山,就是为了不死药,莫非陈暮也是担心人之天命,因而提前有所行动,若是如此的话,这样的行为可不是什么好事。

哪料到陈暮笑了起来:“这世上哪有什么不死药,那不过是始皇遭了徐福欺骗的一场梦而已。我虽不想死,可人终有寿至之时,哪有什么长生不老之术。”

“可是”

荀彧迟疑。

要不是为了不死药的话,又何必每年这样花那么多钱,死那么多人,派出那么多船只去做无意义的事情呢。

然而陈暮却语重心长地对他说道:“文若啊,你知道这天地有多大吗?”

“额”

荀彧不说话了,他不是神仙,又怎么知道呢?

陈暮知道,地球面积51亿平方公里,海洋占71,可这些又如何能跟他去说?

甚至让他画一个世界地图,也不是不行。

可那样的话,他又如何解释自己知道的这一切?

都不是傻子,肯定会有怀疑。

所以一定要探索,至于在陈暮有生之年,船队能探索到什么地步,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

“我们这一生,一辈子,都只缩在这方天地里,又什么时候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天有多高,地有多大。”

陈暮淡淡地道:“人啊,一定不要忘了探索之心,何况今日青州之富庶,便是取之大海,那为什么我们不能去看看大海彼岸是什么,也许在那一方天地,有比现在更好的土地呢?”

“彧明白了。”

荀彧点点头,对于陈暮的深谋远虑,他一向是佩服的。

也许现在这些探索并没有什么用,谁又能知道,未来以后,这些探索就能够给大汉带来不同的变化?

两人又聊了一些青州各地治理的问题,等到午后一起吃了饭,荀彧这才离去处理新的任务。

到了下午,沮授又找上门来。

“子归,好消息。”

他一进门,就乐呵呵地说道。

“哦?”

陈暮笑眯眯地问道:“还有好消息?”

“曹操夺回兖州心切,打算奇袭定陶,断吕布粮道,一开始成功了,哪知道吕布回防及时,亲自领军将他击退,曹军大败而归,退回广戚。”

沮授乐道:“幸好吕布粮草不足,无力追赶,不然的话曹操这次麻烦大了。”

“嗯。”

陈暮点点头道:“这次他们两败俱伤是我们最乐意见到的情况,要是吕布粮草充足的话,也许就得让孙坚出兵了。”

“对了子归。”

沮授说道:“如今我们新得半个徐州,另外半个徐州又被曹操得了,倒是可惜了些,不如干脆利用吕布驱狼吞虎,将曹操消灭,我们再出兵,那样徐州和兖州,岂不是尽归我们?”

“人心不足蛇吞象,公与兄还是莫太贪心的好。”

陈暮笑了笑。

目前青州主要兵力还是得防备袁绍,徐州和兖州哪怕可以得到,但却很难在短时间内消化。到时候兖州归了刘备,袁绍必然南下,到那个时候反而会给袁绍突破口。

如果看地图的话,就会看到现在青州的战略很高明,高明到什么地步呢?

后世著名搅屎棍大嘤帝国的国策,就是这个战略。

曹操得了半个徐州,都是肥沃土地,让他发展几年必然壮大。因此引吕布入兖州,分掉大半个兖州,曹操得小半个兖州加上半个徐州,则两方势力相衡。

这就是大嘤帝国分而治之的套路,同时要是细究起来,也是华夏文明历代高明帝王的顶尖权谋之术,可谓是将曹操吃得死死的。

现在吕布和曹操能在这片地方,朝廷、袁绍、刘备,三方都不好介入。

可一旦刘备下场,那袁绍必然下场,只会把情况变得更乱。

所以维持现状最好。

等搞定袁绍之后,刘备就能一跃成为北方霸主。而黄河以南地区则因为一直分裂,没有一个统一的雄主,面对刘备的实力,必然不堪一击,届时就可以轻易拿下他们,不费吹灰之力。

不过这个战略说起来容易,可如果深陷于居中,天下南北诸侯无数,郡郡割据,县县为王,能看清楚局势的有几人?

荀彧和沮授也许都能看出来,但沮授还是有些贪心,却不知有些事情,欲速则不达,很多谋略布局,大型战略,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甚至需要几十上百年,数代人才能做到,比如秦国一统天下便是如此。

一口吃不成胖子,什么事情,都得一步一步来。

听到陈暮的话,沮授也是颇为惋惜地道:“可惜呀,徐州和兖州明明近在咫尺”

“好了公与,不要急,等击败了袁绍,他们,都不过是冢中枯骨尔。”

陈暮笑了笑,站起身,伸了个懒腰,说道:“走吧。”

沮授不解道:“去哪儿?”

“琅琊国。”

“去琅琊国做什么?”

“去迎接”

陈暮看向南方,目光深邃而又充满了意味深长:“一位客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