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复杂心理(1 / 2)
屋里陈设简单,窗户已脱了朱漆,初升的太阳透过破了几个小洞的糊纸射进来在地上投下几个光亮的小圆圈。刘玄初一生清苦,齐良瞧一眼他身上洗得发白的长衫,知道其清高志远,拒绝并非其真意,不然他早已归稳了。也知道他不是真正的不关心朝事,不然他也不会上书给吴三桂劝其北渡长江直捣黄龙了。
那日岳州崇圣祀军机议事之后,夏国相告诉齐良朝中还有一人与其主张一样,都视集中兵力北渡长江直取北京为上上策,此人便是刘玄初,齐良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留意上了刘玄初。
“刘大人还在待天生圣人以靖中华吗?”齐良瓮声喝棒,昂然而立,一副我就是那靖中华的圣人模样。
“惟望天早生圣人以靖中华耳。”这是刘玄初进言吴三桂渡江北攻书信中的一句话,此句道尽了他心中一直以来最大的抑郁,汉族没能有一个他所希望的“圣人”来恢复汉家天下。齐良用刘玄初的原话既为点醒他也为激励他!
刘玄初惊诧齐良怎知这句话?想想对方乃周王世子,能见到那封书信也不足为怪。不接腔睇眼注视,夷然不惧地与齐良针锋相对,意思很明了,暗示“你是那‘圣人’吗?”样子有不屑。
齐良不去强辩,从虚的方面侃道“文化上,华夏子民认同汉文化,儒家文化,天然排斥外来文化,满清虽在认真学习我汉文化,但颇有点画虎类犬的味道,此清廷不如我耳;政治上,联合所有反清势力,不管是扛起‘驱除靼虏,恢复中华!’大旗或是扛起‘驱除勒虏,恢复明室!’的大旗,都可令天下百姓万众归心,此清廷不如我耳;经济上,天下粮税集于苏杭,只要把战火长年引入苏杭一地,清廷财税枯节,其机构雍肿,吃俸的八旗贵族数量庞大,必不堪负,经济自然崩溃,此清廷不如我耳;军事上,积极进行军队改革,军事变革,增加技术兵种,跟上世界军事发展的潮流,此清廷不如我耳!有此四项,固清廷必败,汉室可兴矣!”
刘玄初震惊望着齐良,已不自觉地起了身,政治方面谁都能想到要联合其它势力共同抗清,但经济方面能想到引战火入苏杭的人便少了,更难能可贵的是世子还能从文化认同上来确定人心向背,不简单啊!军事方面怎样改革与变革?世界军事发展的潮流是什么?刘玄初一头雾水,但正是这一点他不懂,所以才震惊!
齐良第一次阐述未来怎样打败清廷,他的观点令桂明与陈正成耳目一新,第一次崇拜而不是敬重地望着齐良。
“唉!”这时,齐良突轻叹一声,“其实,真正打败清廷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只有一个字!”
震惊之后刘玄初心意大动,本欲开口应下齐良的邀请,闻言又转口问“什么字?”他自诩文韬武略,通天晓地,却从未没想过一个字即可打败强大的满清。
“杀!”齐良双瞳收缩,目露残虐的凶光。
“杀?”众人均不懂,齐声惊问。
齐良重重点头“满洲族人口不过四百万……”
刘玄初忍不住打断道“慢慢慢!世子!不对吧,满洲族入关时已有一千万了!”
齐良不屑道“只是号称一千万,其中六百万是八旗各族为得到优惠政策虚报的数,而就是那四百万中都还包括汉军八旗及内务府包衣等等!”有关满清入关时的一些知识齐良在后世时曾无意中看到过。
满洲族人口数是清廷的高度机密,众人虽对齐良的话有疑问,但没人统计过无从驳起,只得将信将疑。齐良又道“大家想想,就算四百万全都是满洲族人,除去一半的女人,还有多少人?再除去一半的五十岁以上及十六岁以下的,还剩多少人?再除去一些体弱身残的人,最后剩下能上战场的满洲族男人有多少人?杀,只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满洲人见一个杀一人,满清必疯狂自溃!”
这一观点虽残忍无人道,无疑却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打败清廷的办法,满洲族四百万人口怎么能与汉民族亿万人口的基数相比?
刘玄初是一个大汉族主义者,想起满清入关时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觉得怎么对待满洲族都不过份,他臣服地跪在地上,顿首“奴才残躯之身,愿听世子差遣!”
齐良搀扶起刘玄初,拉着他的手豪气冲天“有刘大人相助,何愁清廷不灭,汉室不兴?”
“正成!请医官院的大夫们给刘大人看病,给最好的药,一定要治好刘大人的病!”齐良吩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