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枕戈待战(求订阅,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1 / 2)
第一次派兵进入丛林,洪承畴也比较谨慎,只派了三千人,分成十队进入丛林,并严格要求最多深入五十里。
五十里看似不远,但是在基础设施基本为零的雨林绝对是个非常恐怖的距离。而且昌南多山,望山跑死马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如果不是前期派人侦查过,洪承畴真不敢轻易派这么多人进去。
有心算无心,安国军出击的收获还不错,带回来了近两千人,其中青壮男女就有近一千。
土人寿命短,村落里大部分都是青壮和小孩。小孩还可以养着以后用,老人就真的是累赘了。
总之,安国军出击部队带回来的土人中,极少有老人,至于安国军是如何处理的,这个洪承畴就不会管了。
有收获自然就有付出,这次出击安国军损失了五十多个人,除了少数是被土人偷袭得手,大部分是死在了丛林的恶劣环境中。
安国军对此早有心理准备,学得再好,没有亲身经历过雨林的恐怖,始终是花架子。
相信以后随着安国军对雨林越来越熟悉,伤亡会慢慢降下来的。
那些被抓回来的土人同样在经过筛选之后被派出去开荒,稍微大一些的孩子都不能幸免。
这些土人不值得同情,唯有劳动改造才能让他们得到升华。
安国军在南洋轻取昌南,本土的几个战场同样进展非常顺利。
首先是山东,孙什率先破局,在淄川大破刘泽清的大军。
顺军的战斗力本来就不怎么样,基本靠人海战术。刘泽清的部队即使在顺军中都只能算下等,战斗力就更加不用说了。
因为刘泽清裹步不前,害得孙什他们主动出击跑那么远的路,安国军的士兵们心里都憋着一股气,刚到淄川的第二天就对刘泽清所部发动了猛攻。
别看刘泽清的人多,但几乎都是乌合之众。而且这帮人基本死守明哲保身的处事原则,死道友不死贫道就是他们的为人风格。面对安国军的猛攻,他们第一时间想的不是如何抵挡,而是绝对不能冲在前面,情况不对立刻就逃走。
作为主帅的刘泽清更是“身先士卒”,把自己的帅营安在了最安全的地方,自己的亲信部队更是全都守护在自己周围。
在安国军顺利冲垮了刘泽清大军的前锋部队之后,留守在淄川城里的刘泽清连城池都不要了,直接带着亲信大军就跑了。
刘泽清的大军浩浩荡荡几十万人,小小的淄川城肯定装不下。只有主力部队才有资格住进城里,那些炮灰只能在城外勉强安身。
主帅逃跑,底下的军队有样学样,才不过一上午的时间,刘泽清的数十万大军居然鸟兽云散,看得安国军目瞪口呆。
刘泽清原本就不愿意出击,所以粮草、钱财大部分都留在了济南,跑起来一点负担都没有。至于那些投奔他的豪杰,能够跟上他的脚步自然不会少他们一口吃的。要是跟不上,刘泽清也不可惜。
大不了带着金银财宝往河南去,只要有钱有粮,还怕招不到人?
刘泽清的逃跑让李自成派去的监军破口大骂,但是却无可奈何,只能跟着逃走了。
这就是农民军的弊端,实在太没有组织性了,也就是遇到同样烂得可以的大明军队,否则怎么可能占据北方辽阔的土地。
孙什的大军也没有时间去追击刘泽清,光是漫山遍野的俘虏就够他们抓的了,这可都是上好的劳动力,还是不用出工钱的那种。
至于逃回济南的刘泽清,应该也逍遥不了多久了。
天津那边的情况也差不多,不是说刘宗敏的实力太差,而是他面对的对手比孙什更加强悍。
刘宗敏作为大顺军里的二号人物,本身也是一员悍将,手底下着实有一批敢打敢拼的亲信部队。加上他收编的一众大明边军,还有临时拉来的数量庞大的青壮,声势着实吓人。
大顺军在攻陷京师的时候,很是缴获了一批武器装备,其中还包括不少火枪和火炮。
刘宗敏仗着自己资历老、实力强,从这些装备中很是分了一些,手中的实力得到了大幅增长,这也是他有底气攻打天津的原因之一。
不过大顺军毕竟不是那种组织严密的军队,情报收集能力很差,对于进驻到开平的安国军骑兵和关宁铁骑,刘宗敏居然没有详细的情报,以为离自己还远,只留了部分兵马防备,主力部队则一门心思的在天津与安国军守军死磕。
天津守军的作战目标非常明确,打击、消耗刘宗敏的实力,为最后的决战创造条件。
所以天津守军一直紧守自己的防线,很少主动出击,看起来显得有些被动,似乎局势不太乐观。
其实天津守军一直与开平的沈世魁保持紧密联系,一旦时机成熟,十万铁骑就会迅速南下,不给刘宗敏大军逃脱的机会。
武昌那边,孙富贵已经将防线沿长江和汉江上移了两百多里,沿途阻击李自成的大军。
不过李自成他们顺流而下,比安国军占据更多地利上的优势,所以孙富贵的主要目的还是迟滞李自成大军的行动。
李自成的百万大军不可能都乘船,绝大部分的士兵还是沿着长江和汉江两岸徒步前行。但是大军所需要的给养却可以通过船只进行运输,极大的减轻了军队的负担。
劳师远征、逆流而上实在是兵家大忌,孙富贵在汇报鲁若麟之后,干脆将主要战场就设在武昌附近,以精锐部队一举将李自成的大军击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