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二次相亲(1 / 2)
后来再也没看见那个儒雅的陈市长。十年后,我从镇上高中回来过周末,晚上在和爷爷聊天看电视的时候,当时正播放省内新闻,我一眼就看见陈市长坐在主席台上,我急忙喊“是他,就是他”,因为陈市长留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过去了这么多年我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电视上他还是那样沉稳、风度翩翩。
爷爷就问了“谁啊?大惊小怪的,那么多人,你认识啊?”
我说“等会一定还有,在台上坐着的,奶奶,你也仔细看看。”
果然,电视镜头又转到了主席台上,而且停留在陈市长的脸上,一个特写镜头足足十几秒。
爷爷看完了说“这个人看着面熟,好像在哪里见过。”
我说“爷爷你不记得了?就是那年村长领着来的陈市长,在咱家待了好一会那。”
爷爷这才恍然大悟的说“哦,还真是他啊,升官了啊,都在主席台坐主位了。”
我笑着说“爷爷,岂止是升官了,人家现在是省委书记,咱们省的一把手、第一父母官。”
爷爷说“当时和我握手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个人不简单。”
奶奶笑着说“你也长本事了,还能掐会算了?你还能算出来人家能做大官了?还不是人家自己有本事了。”
说着话,我的脑子里就回想起来那天他和小叔的电光火石的对视心里想着那是怎样惊心动魄的一眼啊,里面一定有我不知道的神奇和秘密。
三姑最了解奶奶的心事,也没忘了以前给小叔的承诺。自己结了婚,也开始四处踅摸给小叔找对象了。她几乎跑遍了县城里所有的残疾人工厂、福利院和学校,包括盲人按摩院,小小的县城没有多少附和条件的残疾女孩,她把小叔的条件告诉了每一个认识的残疾人,知道他们认识这样的残疾人多,总觉得可以碰上合适的。
虽然当时小叔在我们这里的声名远播,用现在的话讲叫“网红”也不为过,也可能不确切,只是那个时候只有蜘蛛网、渔网,还没有现在的高速互联网。
还有就是人们茶余饭后,相互聊天传播的关于小叔的一些故事。
可要是在一起过一辈子,不能交流、不能说知心话,吃、喝、拉、撒、睡都要人殷勤照顾,好似木头一样的人同床共枕几十年,就是合适一点的不是重度残疾的也都不愿意,身体残疾再重一点的三姑还不愿意了。
所以,三姑再努力,到头来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人,毕竟还都是很现实的。
三姑甚至动了要给小叔做征婚广告的想法,被奶奶训斥一顿,“还嫌四儿的闲言碎语少啊?为了找个媳妇还要上报纸、电视?咱不出这个风头,四儿和谁有缘啊月老知道,没缘啊就养他一辈子。咱该找就慢慢找吧,我现在也不着急了,急了容易出岔子。”奶奶话里暗指一只眼的闺女。
皇天不负有心人,三姑的努力没白费,终于有个熟人通过熟人递话给她说了一个姑娘挺合适。
熟人说“这个姑娘小时候得了小儿麻痹没治好,现在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说白了就是一个瘸子,家在县城边上的一个村子。这姑娘可真不错,才二十出头,和你弟弟差不多,在家啥活都能干。这样吧,改天我带你去,我还没给人家说这个事,你先去看看,觉得合适了咱再和人家谈,不合适就当我没说。”
三姑做事雷厉风行,第二天就去了姑娘家。一天时间就把姑娘家的情况了解了差不多,她不光去了姑娘家,还特意找街坊四邻打听了姑娘和一家人的情况,三姑的情报工作细致又周密。
第三天又风风火火跑回奶奶家,先把我亲的五荤六素,又抱着妹妹对奶奶说“娘,这回我看准了,也打听了她家的情况,这闺女虚岁二十一,除了一条腿不得劲以外,别的没得说。模样不赖,人勤快,还小学毕业,自己还会做衣裳,在家养猪喂鸡,里里外外啥活都会,而且一家人在村里还受打听,老老实实、本本分分一家人,都这么说。”
奶奶笑着说“说的这么好、这么热闹,人家对四儿啥意见啊?”
三姑说“昨天我回来路上就对我熟人说了,让她赶紧去姑娘家提亲,熟人说三天之内给回信,这不我一高兴就跑回来给你通风报信来了。”
奶奶说“你呀就改不了你那急脾气,八字还没一撇那就通啥风、报啥信,等三天有了信再回来也不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