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户部尚书人选(2 / 2)
“那也得等到登基之后……”刘韬笑了笑,“到时候,我打算把朝廷进行整改……就是这样,到时候尚书台改为尚书省,到时候尚书有六个,户部尚书,我希望由您来担任。”
“原来如此,只是这户部尚书,主要管辖什么?”王允闻言恍然。
三省六部制仔细看,会发现也就是在现有的政治制度上进行修改的结果。只是幅度比较大的一次改革,算不上创新。唯一的两点,就是废除自先秦时期就有的三公九卿制。
不过三公的称呼,夏朝其实就出现,所以三公九卿制,同样属于‘传承+改良’的政治制度,并非纯原创的制度。
简单来说,就是华夏的政治制度,基本都是依靠‘传承+改良’的模式,一步步传承下来。哪怕到刘韬穿越前,当时的政治制度,其实也有三省六部的一些影子。
先传承,然后才谈改良,这才是华夏文明独步于世界的核心所在。
“户部尚书,只要管国家户籍、田亩、货币、各种赋税、官员俸禄。说到底,就是一个国家的大管家。”刘韬解释道,也就相当于后世的财政部。
“那么重要的职位,让给王某?”王允有些诧异,同时也有些少许的激动。
“以您老的能力,担任这个职位绰绰有余。若非您刚投入我的麾下,中书省肯定有您的一席之地。”刘韬笑道。
“以前的履历都没用了?”王允有些诧异。
“有用,所以才安排您担任尚书一职。”刘韬笑道,“不过那是我称帝以前,称帝之后,履历可都没用了……”
“看来我投效得还算及时。”王允感慨,刘韬倒是果决,既然不来投靠他,那么索性都不用这些人。想出仕,只能重新想办法。
隐约倒是知道,年后会有一场科举考试,通过考试来录取和选拔官员。很有可能,这是以后人才出仕的唯一办法。
其实不然,刘韬也打算,让三品以上的官员,荫一个亲属出仕。就说王允,他的儿子,或者侄子里面,肯定有出色的人才,比如说王凌或者王昶。
既然要推广退休制度,那么至少也要让这些官员安心。免得一个两个,以为自己退休了,儿子不争气考不上科举,家族是否会没落什么的。
只要完善考核制度,那么优秀的自然可以提拔,能力低下的,少不得要被贬职,甚至是革职。如此,既给了那些官员一个交代,同样也避免太多水货掺杂进来。
“是的,您的决定非常正确。年后会有一场科举考试,到时候会通过考核来选拔人才。
考试内容涵盖经文,数算和策论三个方面,也就是三场考试,最后根据成绩来选拔三榜人才,并根据榜单来分配职位。
伯父家中若有合适的子弟,不如让他们去考考看?以后孝廉制度会被全面取消,至少在我这里是这样,人才只能通过考试来出仕,早考早轻松哦!”刘韬提醒道。
“哈哈,稍后老朽回去,自然会和族人好好谈谈。”王允笑道,“至于户部尚书一职,老朽便接下来,为陛下看好钱袋子,管好这个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