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资本之手(1 / 2)

加入书签

其实郭淡的策略非常简单。

如果他们买不起一支完整的枪,那就卖一个他们无法做好得扳机给他们。

这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商业技巧。

也许有人会觉得一顶帽子很贵,根本就买不起,那就卖根针和一个线团给他,那他就可以自己制作帽子。

对于商人而言,利润其实是没有减少的。

在同样人力的情况下,生产一定帽子,显然比生产一个线团的所需得人力要多得多,现在我们所有人力都只生产线团,那么就可以生产更多的线团,同时又会让百姓觉得这很划算。

既然百姓习惯于自给自足,那么我们就可以给他们提供自给自足得工具。

一些他们难以生产的工具。

比如说一颗钉子。

一个铁扣。

一根针。

等等。

而且这也符合卫辉府的生产环境,毕竟铁矿有限,再加上将来还会有很多得火器订单扔在这里,生产大铁器,显然是不划算得,而且也不好卖。

那么生产一些零部件,追求工艺和技术,显然更加符合卫辉府的这个小小得州府。

而这些零部件将会是非常关键的,制造织布机得人,肯定会愿意根据这些零部件的尺寸来制造织布机,而不是反过来,因为改变木头得尺寸,比改变铁得尺寸要容易的多。

只要大峡谷的零部件做得非常精良,那么垄断整个市场将不是任何问题。

同时生产这些精细的零件,也能促使大峡谷的工匠们精益求精。

这一场会议基本上就奠定大峡谷未来发展的方向。

就是细与小。

然而,大峡谷铁器坊其实只是卫辉府的一个缩影,也是郭淡在收尾阶段走出的第一步。

卫辉府的产业必须转型。

否则,危机还将到来。

之前卫辉府之所以能够崛起,关键在于他们大作坊生产,集中人力,减少成本,这令卫辉府取得绝对得优势,但是这一场危机,已经让江南地区的商人意识到,其实我们也能够这么干。

如果没有郭淡的补贴,那么卫辉府将会遇到极大的危机。

虽然经过这一场危机,卫辉府变得更加强势,但是这个优势并不是不可逾越的,原因就是人家也能够这么干,虽然他们受于制度得限制,不可能搞得像卫辉府一样,但是整个江南可是有很多州府的。

他们一个地方搞一个大作坊,卫辉府也会变得非常难受。

为了拖延这个进程,郭淡其实还在江南埋了一个陷阱,就是他大规模收购绸缎、瓷器、茶叶,而且都是跟一些小作坊达成合作,其意就是分散其生产力,阻碍他们融合成大作坊。

而郭淡收购这些商品的原因,自然为海外计划提供商品。

但是这势必也为会江南带来财富,江南经济也将会进一步增长,卫辉府如何确保自己的生产优势,自然将“别人也可以做的事”变得“别人不可以做”。

人多力量大可不是卫辉府的出路,因为卫辉府人也不多,地也不大。

技术才是关键。

但是基于卫辉府的制度,郭淡自身不具备官府的政令,他不能命令商人干什么,以及怎么去干,他唯一具备权力,就是收税权。

其实他也没法去教人家怎么干,因为他没法提供生产技术,比如生产火绳枪的技术,他看都看不懂,虽然他摸过AK47,但是那有个球用,他连子弹得发射原理都没有搞明白。

但是郭淡将卫辉府当做是自己的大本营,他怎么能够允许自己对于卫辉府失控,而他也相信,资本可以推动他想要推动得,这才是他擅长的,他并不是擅长下命令教人家怎么做。

因为那不是一种赚钱的做法。

今日他就将以胡渡、许寒为首的晋商请到钱庄来。

“各位在一次危机中,可真是赚得盆满钵满啊!”郭淡笑呵呵道。

胡渡道:“哪里,哪里,这都是郭校尉给予我们的呀!”

“是呀!是呀!若非郭校尉给予的利息补助,肯定没有那么多人来我们茶庄借贷,甚至于我们也可能会遇上危机。”

“我们商议过郭淡的医保计划,我们非常支持郭校尉得计划,我们愿意交这钱。”

......

一向吝啬得晋商,却在这时候,展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大方来。

但是郭淡明白,他们茶庄又不是搞实业的,手底下的人是非常有限,一年才交这么一点,那当然无所谓,如果能够用这个来还郭淡的人情,那真是太划算了。

他们一早就商量好,要为郭淡的医保计划摇旗呐喊,最好是令郭淡觉得欠他们的人情。

“我真的非常感性各位的支持。”

郭淡笑着点点头,道:“但是今日我请各位前来,并非是谈及此事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