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2章:刘裕的阳谋,杨广征西域(1 / 2)

加入书签

,三国之巅峰召唤</p>

第2302章:刘裕的阳谋,杨广征西域</p>

曹操其实比嬴昊更想裁军,只是找不到合适的机会而已,而现在这个机会终于来了。</p>

魏国全国总人口不过三百万,却极限扩军武装出了三十万大军,这是何等的劳民伤财。</p>

曹操想这么干吗?当然也不想,可是他没办法,为了自保,他必须极限扩军。</p>

这也使得魏国的财政崩的非常紧,稍有差池就可能直接破产。</p>

在曹操的这种高压政策下,哪怕魏国百姓土改后都分到了土地,可日子也一样过的很苦,毕竟税高,大部分的劳动所得,都被官府征税给征走了。</p>

无论百姓们在怎么拼命的劳作,也依旧只能维持在饿不死的地步,时间久了百姓自然是苦不堪言。</p>

现在的魏国就像一根紧绷的弦,并且已经绷紧很久,只要在稍微一用力,或许就会被崩断。</p>

曹操深知连人都不能一直紧绷着,又更何况是国家呢?而他如今要做的事,就是让这跟弦松一下,如此不但能缓解一下全国的压力,还能将财力从军事方面解放出来。</p>

曹操敢这么干,自然有所依仗。</p>

之前魏国的形势太差,他一旦实施裁军,没有足够的兵力防御的话,四面的邻居定会如同饿狼扑食般冲上来,将魏公瓜分蚕食。</p>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魏国已和大秦联姻,未来几年的国际环境会相对稳定,不会再打大规模的战争。</p>

这是魏国发展内政,壮大国力的最佳时机,无论如何曹操都不能错过。</p>

对于魏国来说,裁军的好处,不比大秦小多少,甚至还要更加迫切。</p>

裁军之后,魏国不但能获得宝贵的发展资金,并且军队的综合素质也会大幅度提升。</p>

魏国太穷了,穷到钱粮都拿去供养军队,根本拿不出发任何展资金来发展,所以不裁军根本没有发展的机会。</p>

另外,别看魏国的兵力多,足足有三十万之中,但其实除了少部分精锐之外,大多数魏军战力其实并不算强,甚至很弱。</p>

从曹操多次攻明,用尽了一切手段,却也只抢到一郡之地就可看出,魏军战力并不强,而主要原因就是士兵素质良莠不齐。</p>

裁军,裁去老弱,保留精锐,是提高军队综合素质和战力,最快也最明显的方式。</p>

除此之外,魏国还有很多行业,至今都还被大秦所控制,不发展内政壮大国力,就永远无法摆脱大秦的控制。</p>

综上三点,魏国不裁军反而必死无疑,唯有裁军才能走出一条活路来。</p>

曹操此番裁军的决心之大,令赵匡胤、刘秀等诸侯都极为惊讶,但却并没有效仿,毕竟他们国家的财政情况远没有魏国那么差,还不至于沦落到要裁军一半来解放财力的地步。</p>

朱棣、赵匡胤、孙坚、刘秀、刘裕这五大诸侯,多的如刘裕直接裁军十万,少的如朱棣裁军五万,都先后加入到了裁军的行列当中。</p>

朱棣、刘秀等四人裁军,都是为了解放财力,发展本国内政,以积蓄国力,而刘裕裁军却是为了打压异己,打压的对象自然是以陈平为首的蜀王党。</p>

蜀国内斗已到了极为激烈的程度,刘裕一直在寻找各种机会,不断的削弱蜀王党的权势影响力,从而加强成都王一派在朝中的地位,所以自然不会放过裁军这个好机会。</p>

毕竟如今各国都在裁军,以图发展,我蜀国总不可能落下吧?</p>

蜀国才刚刚打退南蛮蚩尤的入侵,之后数年后蚩尤都无力在进犯。</p>

至于大秦的威胁,北方有唐国作为屏障,东方又有楚国作为屏障,秦军根本不可能攻打蜀国本土,更何况大秦也同样进行了裁军。</p>

也就是说,除了内部矛盾之外,蜀国才是各国之中最稳定的一国,自然也就不需要保留这么多军队了。</p>

另外,裁军对于蜀国的好处同样多多,既能加速恢复荆北惨败的创伤,又能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可谓是一举多得。</p>

综上所述,蜀国也要裁军,而且是必须裁军。</p>

刘裕这番冠冕堂皇的话,看似是为了蜀国好,可实际上却是为了自己,毕竟他既然提出了裁军,那肯定是不会对自己不利的。</p>

虽说裁军是全国范围的,无论是蜀王党,还是成都王党,统统都要进行裁军,但成都王党已初步掌控了朝政大权,并且还在逐步控住了蜀国的经济命脉。</p>

裁军之前,那些军队听命于蜀王党,等再次征召回来之后,可就未必还会在听蜀王党的命令了。</p>

这对于以陈平为首的蜀王党而言,刘裕这招简直就是釜底抽薪,打了所有人一个振聋发聩,却又无法还击,简直是苦不堪言。</p>

刘裕这就是赤裸裸的阳谋,哪怕陈平等人明知这是陷阱,也只能主动跳进去。</p>

一是裁军确实对蜀国有大好处。</p>

二则是成都王党都率先裁军了,你蜀王党要是不裁军的话,那就是枉顾国家利益,是不是还想要趁此夺权?破坏蜀国的和平?</p>

不裁军的话,蜀国内战将会立即爆发,而蜀王党作为挑起的一方,将彻底失去蜀国民众的支持,并且还会被刘裕扣上叛国的帽子,自然也就没有任何的胜算。</p>

裁军的话,蜀王党的势力进一步削弱,将更加无力反抗刘裕,早晚会被逐步蚕食。</p>

由此也可看出,蜀国的形式已经反过来了。</p>

之前是刘季想逼刘裕造反,而现在却是刘裕想逼反蜀王党。</p>

一旦哪一方抢先动手,主动挑起蜀国内战,那该方就会一败涂地,而另一方则彻底掌控蜀国。</p>

陈平自然不会让刘裕如意,相较于挑起内战,没有任何胜算的输掉,他宁愿被刘裕蚕食,毕竟这还有一个过程,或许在这个过程中,他还能想到其他办法破解也说不定呢?</p>

陈平也是费劲了口舌,才安抚好群情激奋的蜀王党众将,让他们以大局为重,配合政策进行裁军。</p>

刘裕其实更希望蜀王党反抗裁军,这样他就能光明正大的掌控蜀国,但陈平不上当他也没办法,毕竟他也不想背上主动挑起内斗的骂名。</p>

不过刘裕也没有吃亏,反而占了大便宜,只是掌控蜀国的时间,又要往后推迟了而已。</p>try{ggauto();} catch(ex){}

刘裕不着急,他还等得起。</p>

秦、魏、宋、明、吴、楚、蜀七国都准备裁军,唯独只有隋唐两国不敢裁军。</p>

唐国之所以不敢裁军,是因为秦军就驻扎在关中,唐国本就没什么安全感,现有的兵力都觉得不够用,若是还裁军的话,那不是在找死嘛。</p>

隋国倒不是因为秦军的威胁才没有裁军,毕竟隋军在凉州才是真正的霸主,哪怕是凉州秦军也只能自保而已。</p>

隋国之所以不裁军,则是因为隋军有了新的扩张方向,杨广准备出兵攻打西域各国,毕竟开疆拓土才是发展最快的方式。</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