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从军行(1 / 2)

加入书签

大业四年五月初,杨广拜黄明辽为玉门道行军总管,兼领敦煌郡太守以银青光禄大夫王威为副总管李节为行军长史,出征伊吾。又诏草原胡部,从北面往攻助战。

李节自李筠死后,担忧李浑报复,惶惶不可终日。为了死中求活,原本已经淡化与黄明远关系的他,再次投效到黄明远的门下。不是投奔,而是愿意改名换姓,为奴为婢。

黄明远最终拒绝了,用一位申国公府的嫡出子弟为奴,他还不想惹那么大的麻烦。

不过这一次出征西域,黄明远正好希望有一人可为黄明辽佐贰,便选了善于诡谋的李节。李节是个聪明人,用好了就是一把利刃。留在中原因为身份原因黄明远总不敢信任他,怕其会被主,但到了西域,便没这么多考虑。

李节虽出身李家,但因为与李浑作对,也没人承认他是李家人了。黄明远使其跟随西征大军前往西域,虽然西域遥远,但也能躲避李浑,他也是欣然从之。

西征大军最重要的基地是敦煌,能不能在敦煌得到足够的修整和补给,关乎到此次西征的成败。

敦煌一地,自古与中原交往并不密切,权利多为当地世家盖、张、索、曹、郭、宋、容等掌握。单凭军队,黄明辽很难也没时间掌握敦煌。

黄明远怕黄明辽吃亏,因此又请求杨广任命留在敦煌郡的黄明诚为敦煌郡郡尉崔仁恕为敦煌郡郡丞,兼领大军粮道,替黄明辽守备后路。

实际上在考虑西域战略之后,黄明远便对河西下手。大隋合并州县之后,在河西只有武威、张掖、敦煌三郡,黄明远身边没有能担任太守的人,因此便保举自己的姑父张志宽为张掖郡郡丞,又任命黄凤麟为福禄令,孙伏伽为允吾令。再加上原本为武威郡郡丞的安修仁,黄明远便将整个河西走廊的联系给打通了。

此次大军西征,将领缺乏,黄明远一股脑地将丰州将领填充进去,再命丰州旧将高震、伏延旺荣、蒙跃、暴固、尉迟恭等人跟随,黄明远甚至把自己的卫队长秦琼也交了出去。西征部队实际上便是另一个丰州军。

五月五日,大军在洛阳誓师西征。

杨广在圣旨中痛斥了伊吾的恶行,乃命黄明辽奉天子之命帅师伐国。

朝中众人对于此事,大多冷眼旁观。黄明辽此战若胜利,对大隋西域战略也有好处,哪怕失败了,也是黄明远的事情,与他们无关。

而黄明辽却是心中激荡,第一次接过天子节,率军出讨,这种将要征服万里的快感是难以形容的。

黄明辽知道自己身后代表了黄明远,更是不敢有丝毫放松。实际上他比黄明远可谓是更纯粹的将领,也更喜欢征战沙场,而不是每天和州府的小吏以及当地的世家无休止地扯皮。

因此对这一次出击伊吾,他也是报了万分的希望与准备的。

黄明辽率部到达长安之后,黄明远早就为其弟远征做好了准备。

长途出击,不仅仅考验将领的指挥能力和物资准备,其对周围环境的了解,对所能面对困难的预知等等多种原因,都影响战争的走向。

时人多知西域很遥远,但西域到底有多远,其实大家都不清楚,甚至后世的国人也未必完全知晓。换个可以衡量的,后世从洛阳到乌鲁木齐的字头列车,一般要行三十个小时,至于早期的绿皮火车,一般要几天几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