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天下皆惊(1 / 2)

加入书签

刘协的死,十分突然,这是任何人都没有预料到的。

可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再怎么多做感叹也是毫无意义,反而倒不如将目光放在如何处理这个糟心的事情上更妥当些。

曹丕将刘协的尸体交给司马懿去处理,而司马懿也没有辜负他的安排,虽然明知道这件事是个烫手的山芋,可是既然他已经选择了站队就要一条道走到黑,魏王曹丕的这辆马车可是不允许他半路跳车的。

再说了,司马懿自认为眼光还是可以,眼下刘协的死虽然是个意外情况,可这也并不影响到最终的结果变化。

以魏代汉这件事他们本来就有了心里准备,天下哗然其他两家诸侯必然会趁势而动,这一点是早就在有过提防的。

不然几处边境重镇的积极布放,难道真以为是前代魏王之死就能引发出那么大的乱子来吗?

司马懿不否认先王的功绩和霸业,也完全臣服在先王的权势之下。

可谁也不能够否认,当一个人逐渐老去的时候,其身上的威严也一样会日渐消退,纵使犹有最后的余力,恐怕也是再没有燃起的信心了……

作为大汉天子,刘协的葬礼自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糊弄过去的,也不是找个地方埋了就成。

司马懿要真那么做了,那估计他自己就得跟上刘协的步伐,怕是要也一样会被埋下去了。

但大事归大事,可其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却还不是司马懿自己能够决定的,毕竟这里面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多少还是有些忌讳,牵扯的人中怎么说也脱不开跟魏王的关系。

于是乎,在稍加处理了殿中的糟糕情况之后,司马懿是暂且着人将刘协的尸体安置在了棺木当中,虽然这只不过是临时找出来凑数的,但谁能想到皇帝突然之间说没就没了,刘协的陵寝也本来就不在修建的计划当中,那更别说是准备棺木了。

但这些都不重要,关键的问题司马懿还是得去寻求魏王的首肯才行。

在曹丕休息的殿外,司马懿高声道“魏王!臣司马懿有事请见!”

言罢,司马懿就默默的站在原地等候。

没过一会儿,一名虎卫便是来到司马懿面前拱手道“魏王请司马长史入殿!”

司马懿连忙还礼便是飞快的拖鞋进殿,显然他这会儿心里也完全跟表面上的平静是两码事,刘协那边的问题还是越快处理干净了越好。

“臣司马懿见过魏王。”

正卧在榻上,手中攥着一本竹简的曹丕淡淡的点了点头道“仲达匆匆至此,可是天……刘协的后事处理的差不多了?”

曹丕下意识的称呼还是没变,但天子二字还没有完全说出口呢,刘协的本命就已经被他念叨了出来。

这时候曹丕还有什么想不明白的了,既然事已至此那就要无所畏惧,天子天子刘协早就名不副实了,以前称呼其为天子那是面上过得去而已,可现在刘协已然身死,这天子二字他自然是担不住的。

司马懿没有在意曹丕话里的一点小问题,或者说这个时候曹丕自称为朕实际上他也是没有半点意见,反而只会表现得更加恭顺!

“回魏王的话,刘协的尸体臣已经命人收拾妥当了,并且急令各部筹备其丧仪葬礼之事,尽皆是按照帝王之规格在准备的!”

听了司马懿的答话曹丕满意的点了点头“不错,按照帝王规格也算可行!”

“只是……”

然而司马懿前面这话虽然说的流畅,可是半路却又卡住了,眼神飘忽着好似不知道如何开口了一般。

见司马懿突然犹犹豫豫了起来,曹丕下意识的放下手中竹简,有些不解的问道“既然刘协的丧仪葬礼仲达都有计划的开始准备了,那还有什么事让你吞吞吐吐的不曾言语,一切但说无妨毕竟兹事体大当不得半点含糊!”

“这……诺!”

得了曹丕的准许,司马懿顿了一顿便是毫不犹豫的应道“刘协之死已是定局,然天子暴毙终究不是小事,宫中宫女内官等臣早以派人捕杀去了,但后宫妃嫔和皇后那里……”

话说到这里就足够了,司马懿可没有那么不知趣的讲什么事都彻底的点明出来。

再看看曹丕的脸色,果然在听到司马懿说到后宫的时候,本来还是面无表情的他双眉也是突然的皱起拧成了一个结,很显然这件事的确不是司马懿能够擅自处理的,毕竟刘协的后宫妃嫔跟皇后,可都是他的妹妹,是曹氏一族中人,自然不能像那些宫娥内侍一样随随便便的就处置了。

陷入了犹豫当中的曹丕脸色变幻不定,司马懿识趣的退后了半步,根本不敢打扰到曹丕的思考。

这涉及到了魏王家事方面,事关三位先王的女儿,就算是司马懿有着从龙之功,他也不敢随随便便的在这种事情上发表自己的意见。

很有可能是现在他说的话被魏王采纳了,但更有可能的是在这件事情过喉,司马懿的建议又突然之间成了魏王宣泄的源头。

这种十之会给自己惹麻烦上身的事情,司马懿自然是有多远就躲多远。

像现在这般躲不过去的,那他也就是出面开个头而已,剩下具体该是如何去处理应对,可就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了……

犹自在考虑当中的曹丕自然不知道司马懿内心的算盘,这会儿他正是在亲情跟权力之间做一道十分纠结的选择题呢!

一面是自己登临九五之位的稳定,一面则是为了掩耳盗铃一般的举动而选择舍弃掉三个妹妹,这其中选择选择哪一个进而放弃另外一个,实际上可不是那么好取舍的。

纵使如曹丕自己,也一时之间根本没有任何的决断,只能是眉头越皱越紧而已。

桌上的烛火静静的燃烧,没有微风吹拂自然是显得格外平静且温暖,虽然这一点烛火实际上根本提供不了什么温度,也并没有任何奇特的地方。

但这会儿在殿中一片寂静的时刻,司马懿低着头一言不发,曹丕独坐而飞快思考之际,这支默默燃烧着自己盏中火油的烛台,却又好似是那么的引人注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