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帝室与勋贵本就一体!(1 / 2)

加入书签

朱棣深深地看着朱高煦。

他再一次震撼于这逆子谋定而后动的本事!

当年朱高煦监国理政,创设学部任命解缙为学部尚书,引得杨荣、胡俨等一众缙绅朝臣拼死反抗,甚至不惜借用科举舞弊一事,试图将学部拉下马来。

最终结果就是,胡俨杨荣等人偷鸡不成蚀把米,反倒被监国汉王爷抓住了把柄,一举清洗了整个朝堂,甚至将翰林院一众翰林尽数流放,还罢免了三年一次的科举大考!

直到现在,朝廷都还没有恢复科举。

朱棣也曾找过朱高煦,因为他快顶不住士绅的压力了,想要恢复科举。

可这逆子坚决反对,始终不肯松口。

原本朱棣还以为,朱高煦是在为新学推广争取时间。

毕竟新学根基太过薄弱,哪怕这些年来学部在解缙的率领之下游走各地州府全力推行科举,可毕竟程朱盛行足有百年,想要短时间内将其取而代之,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果举行科举大考,掺杂进新学内容,那些考生学子大概率是考不出什么好成绩的。

与其如此,还不如索性罢免科举,再给新学子弟一点时间。

对此朱棣也无可奈何,选择尊重朱高煦的意见。

直到现在,朱棣这才陡然发现,这逆子罢免科举还有深意!

“爹啊,科举迟早会恢复,但不是现在。”

“新学根基薄弱,想要将程朱取而代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朱棣点了点头,不过也提出了意见。

“蹇义找过朕很多次了,朝廷缺乏人才。”

“你这混账又流放罢免了那么多官员,再不举行科举大考,你让蹇义从哪儿找人补上空缺的官位?”

“仅靠检举制和国子监这两个来源远远不够,再不举行科举大考,朝廷只怕会出现人才断层了。”

朱高煦也明白这一点,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他也只能松口。

毕竟自新学问世至今,已经过去了六七年之久,那些新学子弟总归得有一点成才的吧?

“那就考呗,朝廷迁都北京后,就可以恢复科举大考。”

“不过科考内容得改改了,必须以新学为主,如此天下学子才会明白朝廷的深意,也可以帮助新学推广。”

对此朱棣倒是没有拒绝,他同样看那些程朱缙绅不爽,更何况现在得知皇室的最大敌人其实就是士绅阶层,那自然更要对其极力打压了。

从程朱到新学,虽然只是换汤不换药,迟早这些新学士绅也会走上兼并田地的老路。

但是这个革故鼎新的过程,却足以令士绅阶层元气大伤,朝廷也可趁机推行一条鞭法,将那些被士绅缙绅兼并的田地重新夺回来!

科举每三年一次举行,朝廷实则也只是暂停了两轮而已。

不过这六七年的时间却很是珍贵,不仅是对新学子弟来说,更是对武官勋臣而言!

朱棣现在也明白了,想要皇权不旁落,想要文武制衡,扶持勋贵武臣势在必行!

功勋武将们早晚都会老去死去,而将门犬子的概率远大于将门虎子。

名将都是战场上杀出来的,而不是在公侯伯府上娇生惯养出来的。

比如朱勇徐钦这等纨绔子弟,你指望他们将来对抗文臣缙绅,那还不如指望自己。

而反观士绅文官们,掌控知识占有田地,上下勾结形成学阀,注定会将知识一代代传承,底蕴越积越厚!

再有科举制度源源不断地为文臣缙绅提供新鲜血液进入朝堂,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文臣缙绅永远不会衰亡!

从此以往下去,不管是开国勋贵也好,还是靖难勋贵也罢,最终都会渐渐腐化衰亡,朝堂话语权也会落入文臣缙绅手中,导致文武失衡,皇权旁落!

而一旦朝堂话语权落入文臣缙绅手中,自己那些后人又能依仗谁去制衡这些士大夫?

勋贵成了混吃等死的废物!

宗室藩王尽皆外放镇守一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