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信用的价值(1 / 2)

加入书签

到时候还是要凭借大家各自的实力说话的,只是魏武帝曹操却不知道,这种双方拉扯的局面,其实也正是钟神秀这边有意促成的。

而且乐国这边,也在和魏武帝曹操的反复拉扯之中,就神不知鬼不觉的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达成的目标。

钟神秀就是想要让魏武帝曹操,在冀州城的归属问题上,给出一个书面上的承诺来。

虽然这种所谓的承诺,在很多时候都是不值一文的,连盟约大家都能够说撕毁就撕毁呢。

区区一个魏武帝曹操私下里给出的承诺而已,就算是魏武帝曹操违背了自己的诺言,又能够算得了什么呢?

更何况魏武帝曹操“以前”又不是没有这么干过,比如说那个明明已经答应了关羽,要把她许配给关羽。

但是魏武帝曹操自己忍不住好奇,偷偷地见了一面之后,立马就舍不得送给关羽,而是自己给留下来了的美人儿杜氏。

连对关羽这种魏武帝曹操的“真爱”许下的诺言,魏武帝曹操都能够说反悔就反悔,他乐国的国君钟神秀有多什么了?

所以说只要是当利益或者诱惑足够大的时候,哪怕是诸侯势力君主们自身的信用,也是可以用实际利益来衡量和交换的。

而且诸侯势力君主们自身的信用和名望,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资产,用自身的信用和名望来换取巨大的利益,也本就是一种竭泽而渔式的快速变现方式罢了。

比如“昔日”里的蜀汉昭烈帝刘备,他在谋取益州的时候,不也正是利用了这种方式吗?

如果没有蜀汉昭烈帝刘备自己大半辈子,积攒下来的那些仁德名望,刘璋又岂会真的傻到引狼入室呢。

还不是因为刘璋是真的相信了蜀汉昭烈帝刘备,是一个真正的仁德君子,是自己的同宗兄弟,绝不会贪图他们家的基业。

否则那刘璋怎么不去请魏武帝曹操和东吴大帝孙权,他们这两国诸侯势力的君主们来帮忙啊?

还不就是因为蜀汉昭烈帝刘备的名望好么,久经考验,不忍心夺取同宗基业的好兄弟,而且还是当世有名的仁德君子。

只可惜刘璋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一次人家蜀汉昭烈帝刘备突然就不演了,也不说什么不忍心夺取同宗基业的傻话了,直接就把益州给夺下来了。

要不怎么说什么诸侯势力君主们的承诺啊、保证啊,其实都是假的,当他们坐上了诸侯势力君主这个位置的时候。

他们就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个体了,也不能只为了个人的荣辱信义考虑,更多的还是要考虑到整个政权势力的整体利益。

所以诸侯势力君主们,之所以不违背自己的诺言,要么是因为他们在违背了自己的诺言后,所带来的利益。

不足以弥补自己在信用方面的损失,要么就是因为,这个诸侯势力的君主,根本就没有这个实力,来违背自己曾经许下的诺言。

而问题的关键,恰恰也就在这里了,因为乐国这边就有让魏武帝曹操,不得不履行这个承诺的实力和底气。

那么魏武帝曹操的这个关于冀州城最终归属的承诺,对于乐国的国君钟神秀来说,就是有作用了的。

要知道之前钟神秀最苦恼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让乐国得到了冀州城之后,暂时性地稳住魏武帝曹操。

不让魏武帝曹操因为冀州城的最终归属问题,而和乐国这边提前翻脸,以至于大打出手。

甚至是让魏武帝曹操在一怒之下,转而去联合蜀汉昭烈帝刘备和东吴大帝孙权,他们这两国诸侯势力的君主们。

组成曹魏政权、蜀汉政权、东吴政权,这三国诸侯势力的反乐国联盟,来一起对抗乐国。

这势必会影响到乐国接下来的一系列计划,更重要的是,还很有可能会因此,放跑了蜀汉昭烈帝刘备这个潜在威胁。

最起码也要拖到乐国政权联合曹魏政权,一起消灭了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后,再让魏武帝曹操和乐国翻脸啊,这才是最符合乐国利益的发展。

而现在乐国这边,终于得到了魏武帝曹操,在冀州城的最终归属权方面作出了让步的承诺。

这就等于是给魏武帝曹操,提前打好了得不到冀州城的预防针和心理准备。

就算乐国日后成功从魏武帝曹操的手里面,夺取了冀州城,魏武帝曹操也不至于突然就恼羞成怒的,要和乐国的国君钟神秀翻脸。

哪怕魏武帝曹操不在乎自己曾经许下过的承诺,也总还是要在乎和顾忌一下蜀汉昭烈帝刘备带来的威胁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