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万全的准备(1 / 2)

加入书签

只是一来胜者王侯败者寇,世人很明显都会更关注那些胜利者们,又有多少人会去在意那些失败者们呢?

就像是大家都知道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一样,可是又有谁会知道世界第二……百三十四高峰,是哪一座山峰呢?

那么作为战败的一方,袁绍手底下的这些谋士们,受到的后世之人的关注和评价,也自然就要被相应的降低了一些。

而二来呢,袁绍手底下这些谋士们,在私底下相互内斗和内耗的也实在是太严重了,甚至是已经到了完全不顾大局的程度。

相互之间拖后腿、在背后捅刀子,党同伐异到消灭自己的政敌,已经比消灭大家集体的外敌,还要重要的地步了。

这同样也是袁绍手底下的这些谋士们,普遍都评价不算太高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实在是自己也不怎么争气啊。

而且这种情况,也不是只有袁绍手底下的谋士们才有,在同时期的魏武帝曹操、东吴大帝孙权等诸侯势力君主们的手底下。

以及其他历史时期,也大都有过类似的内卷情况发生,只要能够成功地攻击和打垮自己的政敌就行。

根本就不分什么时间和场合,有没有外敌窥伺,说他们这些人是鼠目寸光吧,可偏偏一个个都还是所谓的聪明人。

最好的一个例子,就是在官渡之战的关键时刻,袁绍手底下的这些谋士们,不也还是在互相地捅刀子、拖后腿么。

其中的佼佼者,也正是郭图和逢纪二人,可以说魏武帝曹操能够打赢官渡之战,后来又成功地夺取了河北地区,郭图和逢纪二人绝对算得上是“功不可没”。

至于审配这个憨憨,更是直接在官渡之战,这个对于袁绍领导的河北势力集团,极为关键的重要时刻。

以许攸的家人犯法了为由,将袁绍麾下的重要谋士许攸的家人,给全部都逮捕起来了。

这才逼反了许攸,让许攸直接转投到了魏武帝曹操那里,并且献上了奇袭乌巢的计谋,导致了袁绍在官渡之战的最终战败。

而帮助自己所效忠的诸侯势力君主,消灭他所要消灭的强敌,又怎么可能比得过,消灭自己所想要消灭的政敌重要呢?

毕竟人都是利己的,一个是帮助别人办事,而另外一个是帮助自己办事,这里面孰轻孰重,就不用再多说了吧。

哪怕是臣子们嘴上说得再怎么好听,一定会誓死效忠自己的君主云云,但是等到了真碰上了那种生死攸关的时候。

又有几个臣子,能够真正的做到豁出自己的性命,去保护自己所誓死效忠的那个君主呢?

肯定是会有这样的忠臣的存在,但是这种忠臣的数量,也终究是那种极少数的存在。

也正是因为这样真正的忠臣数量,实在是太稀少了,所以才会更加的珍贵,也更为大家所津津乐道,甚至是广为传播。

而在这些真正的忠臣里面,又以所谓的聪明人的数量最为稀少,毕竟常言道: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可能也正是因为这些谋士们,本身就都是难得的聪明人,所以才会心思更多,想要的东西也更多,为人也更加的精明。

大家都各有各自的算计,各有各自的想法和计划,这才更加的难以全心全意的效忠自己的君主吧。

如果想要让这些聪明人,全部都凑在一起,齐心协力的谋划同一件事,那可实在是太难、太难了。

说的简单一点,就是文人相轻,说的复杂一点,就是人均八百多个心眼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心和个人利益需要维护。

让他们这些人凑在一起,整天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可能都忙不过来呢,又怎么可能真的会团结一心为自己的君主出谋划策呢?

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时候君主手底下的谋士数量多了,就像“昔日”里的河北霸主袁绍麾下那样,手底下人才济济。

却反而得不到、或者说用不出来什么好的计策了,因为光是让袁绍来挑选这一条条的计策,就已经让袁绍挑花眼了。

甚至可能还反而比不上原来,袁绍的身边只有那么区区一、两个谋士的时候了,至少袁绍不用头疼到底该用谁的计策。

这就是因为身为君主的袁绍,缺乏足够的决断能力,或者也可以说袁绍是缺乏一位能够掌握全局。

帮助袁绍来作出决策的谋士,比如说诸葛亮、法正、周瑜、荀彧、荀攸、贾诩、李儒他们这样能够充当谋主的智谋之士们。

否则如果只是一味地堆积自己麾下的谋士数量,那恐怕也往往只能是取得一个适得其反的效果。

发挥出一加一之后,却要远远小于一的实力来,不光是不能够增加本国诸侯势力政权的总体实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