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贰臣贼子(1 / 2)

加入书签

从此在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当中,就没有了任何关于潘濬(jun)此人的描写了,要知道这个潘濬,可不是什么一般的小人物啊。

虽然潘濬在蜀汉政权之中,只是一个曾经很受蜀汉昭烈帝刘备重视,然后从蜀汉政权跳槽到了东吴政权的贰臣贼子。

但是在东吴政权之中,这位潘濬可是一个足以与陆逊、诸葛谨、顾雍等东吴政权的高端人才们,相提并论的重要人物哦。

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位东吴政权之中的重要人物,潘濬在小说《三国演义》当中的戏份,却并不怎么多。

甚至还不如麋芳和傅士仁二人呢,罗贯中也完全没有像对麋芳和傅士仁二人那样,对潘濬这种贰臣贼子的行为,进行什么大肆的批判。

还为了体现出东吴大帝孙权的卑劣品性,特意专门杜撰出来了一个东吴大帝孙权,畏惧蜀汉昭烈帝刘备的实力强大。

要送还荆州地区和妹妹,向蜀汉昭烈帝刘备求和,你要是早有这个心,还偷袭什么蜀汉政权的荆州啊。

顺便还把害死了关羽的麋芳和傅士仁二人,也一并送还给了蜀汉昭烈帝刘备,以此来作为他们东吴政权求和的诚意。

然后蜀汉昭烈帝刘备就直接把麋芳和傅士仁二人,给剐杀了替关羽报仇雪恨。

至于东吴大帝孙权的求和要求,蜀汉昭烈帝刘备就更是连理都不愿意理的情节。

要说东吴大帝孙权,在偷袭了荆州、杀死了关羽之后,到夷陵之战发生之前的这一段时间里面。

有没有给蜀汉昭烈帝刘备写过求和信,那到也确实是有的,只是东吴大帝孙权,却也远没有像小说《三国演义》里面。

所表现出来的那么低三下四罢了,倒也不是说东吴大帝孙权,就不能够低声下气的求人了,毕竟众所周知。

他大魏吴王孙权的底线,本来就不怎么高,以东吴大帝孙权的脾气和秉性,在有必要的时候,也绝对能够做得出来。

这种低三下四向人求和讨饶的事情,所以罗贯中倒也还真不算是瞎写,因为大魏吴王孙权本来就是一个能够做得出来这种事情的人。

只是凡事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大魏吴王孙权虽然确实能够做得出这种忍辱负重的事情来。

但是事实的情况却是,以当时蜀汉政权和东吴政权的实力对比来看,东吴大帝孙权完全不用那样低声下气的向蜀汉昭烈帝刘备求和。

甚至还把已经从蜀汉政权,叛逃到了他们东吴政权的麋芳和傅士仁二人,直接送还给蜀汉昭烈帝刘备当出气筒。

如果东吴大帝孙权,真的要这么做的话,那么这个出气筒里面,高低也还得有他潘濬一个才对啊。

毕竟他潘濬,才是整个关羽大意失荆州事件中,从蜀汉政权这边叛逃到东吴政权中,职务身份最高的那位原蜀汉政权官员。

所以就算是东吴大帝孙权,真的要给蜀汉昭烈帝刘备,送去几个出气筒,表达一下他们东吴政权那边的诚意。

那么也应该先送出职位最大的潘濬才对,而不是光送回去麋芳和傅士仁他们这两个替罪羊,这也太没有诚意了。

再说了,人家东吴大帝孙权,忍辱负重的当了那么一回大魏吴王,亲手为他们东吴政权又找了一个爹。

这是为了什么啊?还不就是为了给他们东吴政权,找到一个强有力的靠山么,可以在蜀汉昭烈帝刘备要来报仇的时候。

成功的将蜀汉昭烈帝刘备给吓退,让蜀汉昭烈帝刘备不敢轻举妄动么,毕竟光是一个东吴政权,就已经完全足以和蜀汉政权一战了。

再加上现在的东吴政权,还有一个更加强大的盟友和靠山曹魏政权在,想要吓退蜀汉昭烈帝刘备,那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想来当时的东吴大帝孙权,应该就是抱着这种有恃无恐的态度,向蜀汉昭烈帝刘备去求和。

因为在东吴大帝孙权看来,虽然现在蜀汉昭烈帝刘备很看不惯他东吴大帝孙权,也想要找东吴政权复仇。

可是蜀汉昭烈帝刘备,就是拿他们东吴政权、拿他东吴大帝孙权,没有任何的办法,你就说气不气吧。

如此一来东吴大帝孙权,又怎么可能会真的去低三下四,甚至是让出实质性的利益,去向蜀汉昭烈帝刘备请和呢?

毕竟他东吴大帝孙权,只是能够忍辱负重,忍常人所不能忍之事罢了,又不是真的有什么受辱的癖好,就喜欢这种忍辱负重的感觉。

只是大概东吴大帝孙权也没有想到,蜀汉昭烈帝刘备居然会如此的有血性和鲁莽吧,放着在一旁虎视眈眈的曹魏政权不顾。

也完全不在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非要和他们东吴政权这边,在荆州地区的归属问题上,分出来一个高下对错。

要知道连当时蜀汉政权的诸葛亮和赵云,可都是明确反对蜀汉昭烈帝刘备,在那个时候和东吴政权开战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