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庵里多了个孩子(1 / 2)

加入书签

昏黄的灯光下,玉梅清点着小铁盒里的各式票据,这可是他们全部的家当。这年头买什么都需要票,除了常用的粮油票外,还有什么肉票、鸡鸭蛋票,各种糖票、豆制品票及各种蔬菜票等等,此外做衣服还需要各种布票。但凡是你想买点什么东西,光有钱没有票是万万不能的。

油票一个月每人是三两左右,两个人攒上三个月可以打两斤菜油。至于紧俏的肉票,则是时有时无。一般来说,平时每人每月有个半斤,到了春节的时候,可能会额外增加一斤或两斤,好让大家过个丰盛的年节。

还有就是布票,大约每人一年有十五尺的样子,做一身短衣服没问题,但想做套长衣服就得攒上个两年的布票。

省城的居民家家户户都必备一本“粮簿”,按照定量、定点、定价的“三定”原则,粮簿上详细写明家庭每个人口的粮油供应标准。德成家里之所以有多余的粮票,并不是他家的粮食定额够吃,而是德蓉部队上会发全国粮票或军用粮票,德蓉和孙英杰两人的粮食定额吃不完,德蓉一般会把军用粮票留下,把全国粮票给德成寄来。就这样,德成和玉梅才能攒下几十斤的粮票。

“德成,我想星期天去看看姐姐。现在庵里就剩下她和青莲法师了,其他的师父要么回原籍去了,要么就还俗了。不知道最近他们过得好不好,青莲法师的病有没有一些起色?”玉梅拿着粮票若有所思地说道。

“嗯,顺便给你姐她们拿点粮票过去。”德成一边继续看着当天的报纸,一边接口道。

“时间不早了,睡吧。”玉梅把铁盒子上好锁,小心翼翼地放回抽屉里,回头对坐在椅子上的德成说道。

德成答应了一声,站起身从窗户望向小封的屋子。屋子里黑洞洞的,没有亮灯,德成暗自叹了口气,关上窗户准备睡觉。

后半夜,小封扶着醉醺醺的徐秀娥回到家。他习惯性地看了一眼德成的屋子。屋子里已经熄了灯,看样子他们早已入睡了。今晚是徐秀娥的父亲过生日,因为高兴,徐家人又灌了他不少酒。多亏徐秀娥帮他挡酒,替他喝了不少,这才没有两口子都醉着回家。

想起徐家人喝酒那阵仗,小封就不由一阵头疼,他们怎么那么爱喝酒呢?明天大家都还要上班呀,真是拿他们没办法,看来以后要尽量减少回她家吃饭的次数。

时间已经进入初夏,天也渐渐亮得比平日早了一些。德成醒来睁开眼时,太阳已经照到窗户上来了,隔着布窗帘,映得室内一片明亮。糟了,要迟到,德成伸手往边上一摸,身边空空的,看来玉梅早已起床。嗨!怎么自己起床了也不叫我一声,德成一边穿衣服一边在心里抱怨着玉梅。

门被推开了,玉梅走了进来,看着德成问道:“你怎么起来了,不多睡一会儿?”

德成用力蹬上鞋,嘴里抱怨道:“还睡,这都几点了。哎?你怎么还没去上班?”

玉梅莫名其妙地看着他:“你怕是还在做梦吧?今天是星期天,上什么班呀。”

“啊?今天是星期天?瞧我这记性,我都给忘记了。唉,早知道就再睡一会儿。”

“都已经起床了就别再睡了,早饭我都做好了,快起来吃饭吧。吃过早饭咱们就去姐姐那里。”玉梅伸手拉开紧闭的窗帘,窗外灿烂的阳光顿时倾泻进室内,照得满屋生辉。德成用手挡住刺眼的阳光,来到屋外,抬头看着蔚蓝的天空,门前核桃树上新生的嫩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他朝小封的屋子望了一眼,屋里静悄悄的,估计小两口都还沉浸在睡梦中。

吃过早饭,德成骑上车搭着玉梅,顺着金水河朝东大街方向而去。路过旧皇城时,德成停下来专门多看了几眼,他听小道消息说市里有拆除皇城的打算。

成都的皇城其实是明代藩王蜀王的王府,虽然名为王府,它却俨然如皇宫般的气派和威严,所以省城的老百姓都称它为皇城。前面的牌楼、拱桥和一大块广场,则被称为皇城坝。

明远楼是皇城内的主要建筑,是一座三重檐的殿宇式建筑,规模宏大,气势巍然。外城有四座城门,其中南边的叫端礼门,潺潺流过的金水河就在端礼门前。三座精美的石桥横跨在金水河上,每座桥有三个桥洞,桥的南头还塑有威严的石狮。桥前有一片空地,是以前文武百官到皇城朝拜藩王的停轿驻马的地方。这里立有赭红的照壁,是皇族的标志,每年都要漆上赭泥以示吉庆,这里的街名也因这堵照壁而得名红照壁街。只可惜那堵红墙早已不复存在了,只留下了一个地名。

当年张献忠占据省城,后来打了败仗,逃跑之前放了把大火,将皇城宫阙付之一炬。在这场大火中,除了巍峨的明远楼、石狮子、城门洞及城楼幸存外,皇城的其余部分全都化成了一片灰烬。

清初的四川巡抚在皇城残址上修建了贡院,专门为朝廷选拔人才。建好的贡院建筑规模虽不及原来的宫阙辉煌,但仍然被老百姓沿称为皇城。

到了民国时期,皇城一度成为旧时四川大学的文学院和法学院所在地。直到军阀混战时,皇城发生了血腥巷战,许多房屋遭到破坏,至此皇城一带逐渐冷清。抗战时,外来流民又在此搭建棚户生活,这里逐渐变成了城市贫民窟。解放后政府也是多次对这里进行整修和扩建。

德成停下车在这里发着思古之情,后座的玉梅等得有些不耐烦了,推了推他,“干嘛呢?停在这里发什么愣啊。”德成这才回过神来,赶紧骑上车继续赶路,心里却一直还惦记着这巍峨的皇城。皇城真要是被拆了,那才叫可惜啊,他心里如此想道。

“小兰!小兰!”玉梅眼尖,看到站在门前晒衣服的小兰。此时的小兰已经长成十六七岁的大姑娘了。

“玉梅姐!余大哥!你们回来了。”小兰看见玉梅很开心,快步走过来。玉梅跳下车,拉着小兰的手问道:“孟奶奶身体还好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