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两位访客(1 / 2)
7月中旬。</P></p>
一对年轻大学生坐着长途汽车,从杭城赶到了乌义县。</P></p>
随着乌义县小商品市场越来越有名,开往乌义县的班车越来越多,每次开过来时,车上的货架、底下的货仓基本是空的。</P></p>
回去?</P></p>
塞不下,根本塞不下。</P></p>
填得满满当当。</P></p>
每一次发车,抢货仓就跟打仗似的,因为这事,还闹出不小的动静。</P></p>
经常有人斗殴。</P></p>
没办法。</P></p>
货架那就是钱呐。</P></p>
不是什么人都能跟王旦一样,随便调到车皮,还是火车皮。</P></p>
那是普通人能沾的吗?</P></p>
“好热闹。”</P></p>
看到车站熙熙攘攘的人流,马赟稍微有点感慨。</P></p>
以前,他没来过乌义。</P></p>
在小商品市场成立之前,他甚至没怎么注意这地方,即便知道了,他觉得一个县城也不会多繁华。</P></p>
但现实却跟他想的不一样。</P></p>
别的不说,乌义县的车站就修的很大。</P></p>
车站停车场,至少能停下上百辆车,几乎每隔几分钟,或有一辆车到站,或有一辆车发车。</P></p>
热闹的不像一个县城。</P></p>
比杭城那边,也不差多少。</P></p>
“是啊,这边发展的好快。”</P></p>
秦湘竹也很惊讶,她上一次过来还是两年前,那会,她刚刚考上大学,过来感谢陈老师。</P></p>
上次的车站,还不是这样。</P></p>
也不是这里。</P></p>
他们今天到的地方是新车站,一天能发300多班车,平均4分钟一班车。</P></p>
连晚上,都有班车。</P></p>
小商品市场的发展,带动了一连串的产业。</P></p>
货运公司、住宿、餐饮等等,全部都火了起来,虽然这些大部分都是国营。</P></p>
但国营也得有人才行。</P></p>
人不够用。</P></p>
那就招。</P></p>
如果黄玲玲是现在毕业,根本不用待业,像他们这种国营厂子弟,可以优先入职。</P></p>
如今,乌义县这边的就业岗位能招的,基本全招了。</P></p>
每年还能额外接纳一些分配来的中专生、大专生、大学生。</P></p>
不愁没有工作。</P></p>
然而,不少乌义县本地人却不想进厂。</P></p>
进厂挣得那点钱够干啥?</P></p>
全是死工资。</P></p>
很多年轻人都选择‘下海’,当个体户。</P></p>
没别的原因。</P></p>
因为个体户,他挣钱啊!</P></p>
只要兜里有钱,管他稳不稳定,个体户一年挣的钱,抵得上厂里上班十年八年。</P></p>
就这,还用考虑稳不稳定吗?</P></p>
干个四五年,能顶的上厂里上班一辈子。</P></p>
第一批在乌义小商品市场开摊的人,基本上都发了。</P></p>
年入过万,那都是基本操作。</P></p>
挣的多一点,年入十万,也不是不可能。</P></p>
这就叫乌义速度!</P></p>
黄玲玲和骆玉珠挣得虽然没有十万那么多,但一人一年挣个三四万,那还不是问题。</P></p>
自从黄玲玲每个月给家里两百块钱补贴,她在家里的地位直线上升。</P></p>
给她说亲的人,都快排到马路上了。</P></p>
不多时。</P></p>
秦湘竹领着马赟来到了一间小院前,看着紧闭的大门,她上前敲了敲门。</P></p>
(</P></p>
笃!</P></p>
笃!</P></p>
“谁啊?”</P></p>
少顷,门内传来了一道女声。</P></p>
听到这声音,秦湘竹有点意外,陈老师这边怎么还有女的?</P></p>
难道陈老师已经结婚了?</P></p>try{ggauto();} catch(ex){}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