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四章 波澜(1 / 2)

加入书签

约是卯时初,京城之中的喊杀声渐渐停了下来。

京城之中的零星兵马都已经被杨清源麾下的奋武、耀武营所收降。

杨清源亲自接见了投降的金吾卫、羽林卫的近万士卒。在太宗文皇帝改革军制前,十二卫才是大周的主力野战军。后来才被天子六军所取代了地位,

而金吾卫、羽林卫之前就是充当现在御林军的角色。

因为其兵种的特殊性,所以金吾卫和羽林卫对于天子忠心还是比较高的,杨清源的威望在这里也没有像天策军和晋阳军中好使。

虽然金吾卫和羽林卫的战斗力并不算强,但若是被有心人利用,也会成为祸乱京城的一个源头,所以还是要解决这些问题的。

要知道燕城的赵王朱楷吸收了部分后金的流民和残兵,现在实力又膨胀了不少。

京城的动乱是杨清源挑起的,自然该有杨清源来保持神都的稳定。

随即,杨清源对于广大的基层官兵表示了亲切的慰问,并且发表了重要讲话。

杨清源称,大周不仅仅是皇室的大周,也是天下人的大周,金吾卫和羽林卫拱卫的也不仅仅是天子,还有广大的人民群众。

上一任天子朱瞻坤,身为大周的最高领导人,执法犯法,以权谋私,徇私枉法,冤杀忠良,性质严重、影响恶劣。

但这个责任不在广大基层的官兵,而在朱瞻坤一人。

但广大官兵也要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

杨清源宣讲之后,原本就安排好的士卒开始了一系列的行动。

晓之以利害,反复宣讲,制造气氛,并且承诺提高广大官兵的待遇。

该说不说,大周编制内的官员将校,小吏士卒的工资是真的低。

虽然大周官员已经经历的两次的提薪,但是到现在一年的俸禄还没有前宋同品级官员,一个月多。

至于那些羽林卫金吾卫的中层将校,杨清源暂时没有招降的意思。

能够到羽林卫和金吾卫当将校的,基本都是靠着家里的荫封,堪称是武勋二代的专属职位。

杨清源就算是劝降了也没有用,这些人不会投降,投降了用处也不大,他们也影响不了家族的决定。

不过对于普通的士卒,包括一些平民黔首出身的下级军官,这一番谈心许诺,还起到了不小的作用的,至少金吾卫、羽林卫暂时已经认可的杨清源主持工作。

东厂曹正淳此刻刚刚完成了包围监视西厂的工作,这算是他支持吴王的第一步。

他原本就不是太子党的成员,也不支持朱瞻坤,现在朱瞻坤一死,他自然立刻就投靠新君。

杨清源对于曹正淳也没有过多的限制,此人有小权欲,但目前没有大野心,有小聪明但缺少大智慧,算是留给十三的班底。

曹正淳完成任务之后,叹了口气,“咱家这条命,现在是保住了!”

但保住的也仅仅只有命而已,想要保持以往的权力,还是有些困难的。

再次长叹一口气,对跟着他的几个太监说道:“唉…,走吧!”

一名约莫二十岁上下的小太监问道:“干爹,咱们这是去前面见杨侯吗?”

“这是自然,可是……”曹正淳欲言又止。

现在投靠杨清源已经晚了,东厂以后要大不如从前了。

小太监眼珠一转,“干爹,杨侯虽然现在不一定看得上咱们,但是有人看得上啊!”

曹正淳一脸疑惑地看向小太监,“你的意思是?!”

小太监开口道,“杨侯又没打算登基,这之后登基的,不还是吴王殿下吗?!”

曹正淳眼睛一亮,“小恩子,咱家可真没白疼你!?”

小太监的一句话,说到了点子上。

不过怎么讲,杨清源现在的权势都是一时的,在不打算谋反的情况下,权势终究是要归还新君的。

之前杨清源还出手对付了魏王,显然是在为自己的弟子铺路。那吴王殿下就是新君的最佳人选。

“走!跟我去保护吴王殿下……”

东西两厂都想到朝中一直被忽略的吴王殿下。

……

兴化坊中,一整夜灯火通明。

这里是神都权贵府邸最集中的地方没有之一。

李府之中,兵部左侍郎李澄光父女正拿着西洋购买的千里镜在高楼看着大明宫方向。

身后的家中护卫正在转述着杨清源派人送来的消息。

“没想到,竟然让真的杨清源搏成了!”

李澄光用千里镜看着大明宫方向,神情感慨难言!

他一开始只是因为自己女儿的关系,所有才在巡夜的御林军士卒之中安排了一些手脚,没想到竟然让杨清源做成了啊!

此时天子死,魏王死,皇后、太后被控制。或许,还有人在想抵抗,但,若没有天大的变故,此刻大局已定。

杨清源兵权在手,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试想,今夜之前,杨清源面对的是何种局面?!

皇权至上,天子虽然不敢轻易对杨清源下杀手,但是要想压制杨清源,闲置他并非难事。

而今,天子已经变成了朱瞻坤,而旧武勋、皇族、文官、暗六部,虽然未必会听他的号令,但是,他们却是已经分裂之后各自为战!

分化一批,拉拢一批,打压一批。

李澄光对于杨清源有信心!

之前因为女儿无奈下的注,此刻要获得丰厚的回报了。兵部尚书的位置毫无疑问将是他的,说不定还会有机会入内阁!

武英殿、中极殿空缺,而建极殿大学士李宏毅乃是陷害于延益的元凶,建极殿的位置也会空缺出来。

东阁大学士孔勤礼一直占着位置不干活,之前还投靠了朱瞻坤,估计也会被清算。

这一下有四个阁殿大学士的位置空出……

李澄光发现,自己这波接近躺赢……

——

都察院正,右都御史的府上。

年纪不小的程青松也在听着杨清源信使的回报。

在听完之后,程青松轻叹一声。

现在的程青松也感到十分的矛盾。

他是传统的儒门子弟,自然是忠君爱国的,原本面对叛逆之辈,他只是正气浩然,当面痛斥,可他却没法责怪杨清源。

当于延益被冤枉下狱之时,是程青松带着忠直的大臣跪在了含元殿之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