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节 实力和理念(1 / 2)

加入书签

这就是生死一搏了,俞明真意识到了这一仗的意义,忍不住有些心潮澎湃起来。

自打担任牙军都督之后,俞明真就觉得自己似乎闲下来了,看着卢启明北上伐河朔,朱茂镇守兖郓,刘延司和王守信都捞到了大仗可打,连柴永这厮都不管不顾的下扬州去了,就是自己,这个牙军都督限制了他的行动,让他需要随时镇守徐州。

好不容易轮到可以打仗了,卢启明需要增援,划走几个军,南线还要保留部分预备队,这一下子牙军又被打散了,不过只要能参与到对宋城一战,就值了。

宋城这就是决定蔡州命运的一战,无论蔡州军在南阳取得多么大的成绩,只要拔掉了他们在中原的根基,他们的命运就是无根之草,最终只能走向灭亡。

似乎是感受到了俞明真的激动情绪,江烽微笑着摇了摇头:“明真,无需激动,日后战事还多,解决蔡州只是我们争霸之路的第一步,沙陀人,契丹人,还有党项人,这些胡人盘踞北地,把我们汉人视为任取任予的羔羊,孤的职责就是要让他们明白,中土是我们汉人的中土,要想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不是不可以,但是要按照我们汉人的规则、律法来行事,入夏则夏,这句话不是空口大话,不服王化,要么滚出中土,要么就只有灭亡。”

“郡王,争霸何足道,该是一统中土的霸业才对,明真以能为郡王效命为傲。”俞明真深吸一口气,压抑住自己的情怀,“自中唐以来,藩阀割据的格局也该结束了,剪除这些不服王化的藩阀一样是郡王义不容辞的责任,相信士绅民众尽皆希望郡王能为他们带来一方净土,像河朔和山南西道那边,郡王都当要早作谋划,若是愿意归附于郡王的诸藩,属下以为郡王也不妨示之以恩。”

“嗯?”江烽略感惊异,这话好像有些走偏了啊。

“属下听闻木兰公主深得白氏一族的珍爱,若是能迎娶白木兰,吐谷浑人便会成为我们奥援,之后在对沙陀人或者契丹人的战事中,都当为得力臂助,而取河朔,更会成为一支奇兵。”俞明真建言道。

“明真,你是说对张处瑾?”江烽听出了言外之意。

“对,若是能夺下棣沧德三州,在河朔站稳脚根,便应当马不停蹄的攻灭张处瑾,取下恒、易、定、瀛、莫、深、冀诸州,与吐谷浑人联手,便可彻底隔断契丹人和沙陀人的联系,应对契丹人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好整以暇。”俞明真语气里充满了期待。

“明真,你考虑过没有,那样也就意味着我们可能面临着来自契丹和沙陀人的两面夹击啊。”江烽也有意考验一下这位牙军都督的大局观。

“呵呵,郡王,真要走到那一步,我们别说应对两方联手,就是再多两家又如何?”俞明真豪情满怀,“再说了,届时魏博军未必还愿意跟着沙陀人走,谁有其他路走的时候还愿意给胡人当狗?也许那时候魏博军会成为我们的一支助力,至于契丹人,他要消化掉刘守光的幽州势力也并不容易,何况我们还有吐谷浑人联手?”

“明真,你很乐观啊。”江烽含笑道。

“郡王,不是某乐观,而是事实如此。”俞明真很笃定,“郡王可曾注意到徐州大总管府治下现在的情形,各地的民心士气远非其他藩阀辖地可比,大家都觉得有盼头,不仅仅是光浍寿这几州郡王的发家之地,包括庐濠和滁以及楚扬二州,大家都觉得战争会离他们远去,从寻常百姓到士绅商贾,大家都一直盼着这种和平日子的到来,宁做太平犬不做乱离人,这句话是真实写照,甚至像徐泗兖郓这些饱经战乱和天灾的地区,现在都呈现出了一副热火朝天的模样,农户满怀热情的耕种收割,商贾不再担心被军匪勒索敲诈,各地厘、捐尽皆取消,这对于各种物资的流通带来的莫大的好处,这种心气凝聚在一起,就是我们徐州的底气。”

虽然知道俞明真不纯粹是一个武将,但是能说出这番话来,还是让江烽刮目相看,能把军事和经济联系起来,在武将中并不多见,这需要具有一个综合性的大局观和判断力,尤为难得。

“明真,你说的有一定道理,心气凝聚的确是我们的底气,但是也不能小觑胡人的破坏力带来的影响。”江烽琢磨着该怎么来解释这个道理:“胡人和我们汉人还是有一些不一样的,他们更热衷于破坏和用暴力手段来获取他们需要的,而非生产和创造,而这种方式对上我们汉人的政权时,往往能占据上风,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把我们的综合实力转化为军事实力,我们现在也在做,比如我们的武器盔甲比胡人的更锋利更坚固,又比如我们的后勤保障体系,比胡人更完善更有效率,再比如我们的术法器械装备,乃至术法师力量,这些点点滴滴,多方面的综合起来,就能够在与胡人对阵时不再居于下风,甚至占据上风,这也是孤一直希望实现的目标。”

俞明真在这方面的悟性上要比许多人强得多,江烽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如此耐心的向对方解释,像杨堪、柴永、刘延司、朱茂这些人或许在武道和军队指挥能力上都要强于俞明真,但是在这方面,他们却远不及俞明真,甚至连王邈和崔尚都有所不及,起码没有像俞明真看得那么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