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七零极品小姑子(21)(1 / 2)
这个时候的工作条件,已经比当初三三一厂制造第一台航空发动机时好了太多。</p>
当年的三三一厂,在制造汽缸头钢模时,工具车间既没有光学曲线磨床,又没有线切割机床,全靠工人们用锉刀锉、用油石磨,制成了数十块型板和样板,完成了钢模制造任务。</p>
电镀厂房是由澡堂改建的,镀槽尚未设计好,电镀热处理班把痰盂放在大缸中用开水加温,经过无数次试验,硬是为第一个零件镀上了铜。</p>
“借鉴炸油条原理”,把两边的夹板钻出大孔,使空气流通,成功镀上了铬。</p>
……凭借着艰苦奋斗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意志,第一台航空发动机从批准设计任务书到试制成功,只花了七个月零三天。</p>
到了宁安这儿,必须花的时间更少。</p>
平阳机械厂本来就是生产飞机发动机的,基本条件具备,而且比起最早的三三一厂已经好了太多,没道理她还比不上革命前辈。</p>
冲呀!</p>
小桔子吹了吹胡子,它家崽这个争强好胜的本质从来没变过。它也只能尽心尽力做好后勤保障,帮她盯紧了裴东骏和赵春兰,别让她在忙碌的时候还得浪费时间和精力关注这两个东西。</p>
宁安5月底加入技术部,9月初,她的设计方案获批,进入试制环节。</p>
12月份中旬,第一台新式发动机试制完成,花了三个多月,机械厂的工人们都快累瘫了。</p>
累并快乐着。</p>
大家的精神都很亢奋,很激动。</p>
三个多月加班加点,不分昼夜,如今总算有了一个结果。</p>
希望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希望我们国家的航空技术能够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p>
其实宁安比他们还要辛苦一点,从设计到零件制造,再到组装,全程她都参与了,要确保所有的零件都是合格的。这几个月,她也是连轴转。</p>
总不能人家加班她休息,没有这个道理。</p>
试制成功后,宁安也很高兴。</p>
她帮国家省下了几千万外汇。</p>
世界线中,国家遭受了长时间的技术封锁,航空技术比世界先进水平落后了几十年。</p>
75年,国家从约翰牛买了40台涡扇发动机,并将发动机的生产线和图纸资料也一并买了过来,在430厂进行自行生产。</p>
仿造涡扇发动机的过程长达三年。我国彻底掌握了这款涡扇发动机的制造技术,可以用来装备新式战斗机。但尴尬的是,发动机终于有了,全国却没有一款战机用它。</p>
当时一位飞机设计师认为,这款发动机是60年代的技术,在国际上已经落后,仿制并使用它等于是原地踏步。</p>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款发动机引进的时候,运动还没结束,大家不同意用“洋货”,于是,430耗时三年制造出来的发动机,被放进仓库吃灰。直到90年代,才重新被提起,被从仓库里扒拉出来。</p>
这是个沉痛的历史教训。</p>
另一个沉痛的历史教训是,改开之后,流行起了“造不如买”的思想,有些自主研发项目下马,航空发展进入休克期。</p>
宁安也希望,这一次自主研发涡扇发动机的成功,能够改变这种状况。</p>
技术,还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踏实。</p>
发动机试制成功之后,在正式定型之前,要经历大大小小、从地面到空中各种种类繁多的试验,静力试验、飞行试验,等等。试验所需时间比设计和制造还要长。</p>
整体来讲,某型飞机发动机的研制费用中,设计占10%,制造占40%,而试验要占50%。</p>
为了配合完成发动机的试验工作,宁安要暂时离开平阳市,去西京飞行试验所工作一段时间。</p>
他们一行人离开的时候,整个机械厂都依依不舍。</p>
机械厂好几位领导跟她说了一模一样的话:“你放心去,你妈这儿,你不用挂念,我们保证把她照顾的好好的。她永远都是我们机械厂的职工。”</p>
吴斐然跟她说:“夏姨平时在厂里还有我照顾呢,你放心。你不在平阳的时候,我替你尽孝。”</p>
宁安:“……你们这么说我就放心了。我到了那儿给你们打电话,有事你们直接联系我。我妈怕影响我工作,有事也是不说的。”</p>
“好的,没问题。”</p>
所有人都知道,宁安最爱她妈妈,平时就算再忙,也要和夏兴华一起吃饭、聊天、散步,然后两个人匆忙分开,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p>
冰箱厂早就已经投产,夏女士的洗衣机都研究出来了,她也忙得脚打后脑勺。</p>
同事们经常感慨:“你和夏工感情也太好了,平时就那么点时间,也得匆匆忙忙见一次,说几句。有啥好见的啊?有啥好聊的啊!”</p>
每当这个时候,宁安总是讪讪一笑。</p>
。</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