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6大明税改的尝试(1 / 2)
“既然如此,那此事就交给俞大猷全权操办吧,按东番岛旧例执行。”</p>
陈太后在充分听取了三位阁臣和兵部尚书谭纶的意见后,一槌定音道,“就是皇帝接见那个苏禄国国王的时候,三位爱卿可要陪着,免得失了我大明皇室体面。”</p>
现在小皇帝毕竟还未成年,太后担心的就是小皇帝有些被人看轻。</p>
要知道,万历皇帝朱翊钧现在可不仅仅是年幼,他的腿疾经过这些年御医的诊治,基本已经宣布治疗无望了。</p>
也就是说,万历皇帝接见外臣,若是坐在龙椅上自然没什么,可一走动起来就会被人发现,他走路是一瘸一拐的。</p>
虽然中国历代王朝大多不会明文规定开科取士不仅要考生文采斐然,还要相貌出众,但实际上也是有这方面要求的。</p>
这唯一例外的,自然就是强盛的大唐了。</p>
唐朝参加科举考试,颜值不高或者长相怪异,很可能会因此名落孙山。</p>
据唐朝的《新唐书》“选举志”记载:“凡择人之法有四: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正;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p>
即:一是身材要挺拔丰伟,长相俊美;二是语言表达能力强、能言善辩;三是书法要工整、漂亮;三是文章的文理和才学。</p>
在这四条考核标准里,容貌长相压倒了能言善辩、书法以及文章才学等条件,排在了前面,可见颜值对考试选拔的重要性。</p>
唐朝的诗人罗隐就因长相不如人意而屡试不第,史称“十试不第”。</p>
同朝代的诗人、词人温庭筠也因为长相问题,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郁郁不得志。</p>
还有就是一甲第三名的探花,其实一甲三名的状元、榜眼和探花称号是南宋才开始出现的,而在此以前,唐朝就已经有了“探花郎”。</p>
只不过那时候的探花并不是考试名次的代名词,而是一种殊荣。</p>
自从唐代以后,每一榜进士都有探花使,也称探花郎。</p>
探花使由年轻俊美的进士担任,负责在琼林宴上选出,到各名园采摘鲜花,并且赋诗迎接状元,因此得名探花。</p>
当时的探花郎不是一甲第三名,只是年轻、英俊的美少年。</p>
传统承袭到宋朝,宋太祖也规定,进士中选年少貌美者为探花使,在琼林宴上采花献给状元,因此得名探花。</p>
直到南宋时期,一甲第三名才被称为探花,民间也称之为探花郎。</p>
据说,那时候的探花郎依要然在名园采花,在琼林宴上赋诗,敬献给状元。</p>
当然,这样的传统在明朝就没有了,所以知道探花有此责任的还真不多。</p>
由此可见,其实中国自古也算是外貌协会的创始会员国,虽然这些只是要求臣子,但皇帝多少也会受到一些影响。</p>
万历皇帝后来学嘉靖,几十年不出宫露面,多少也和他的腿疾不无关系。</p>
大家知道皇帝有腿疾是一回事儿,可亲眼看到就是另一回事儿。</p>
听闻太后的话,四人都是齐齐颔首。</p>
就在众人准备请辞,退出慈庆宫回前面的时候,张居正忽然若有所思开口道:“另外还有一件事儿,是昨日户部王尚书说起的。”</p>
“还有何事?”</p>
陈太后听后当即问道。</p>
户部是朝廷的钱袋子,钱袋子有事儿都不是小事儿。</p>
朝廷和宫廷的运转,都离不开钱财支应。</p>
“之前南海水师筹划东番岛,将东南沿海赋税全部留下。</p>
之后因为西南事,朝廷又下文将云南赋税全部留下以备万全,如今户部虽还有余银,但算算迦运河开凿,还有其他工程支应,北方边军的军饷赏赐,今年怕是又要入不敷出。</p>
去岁结余那点银子,貌似是根本不够的。”</p>
张居正开口说起户部对今年财政预算进行核算后的结果,已经预计到今年又会出现亏空。</p>
王国光可是知道张居正最在乎的其实就是户部,户部有盈余才好,出现亏空肯定就要想办法弥补。</p>
现在的大明朝廷可不像嘉靖朝,还有老库的银子可以支撑。</p>
现在的银子一旦亏空,就预示着有地方没银子支应,可是会出问题的。</p>
张居正的考成法推行,本质就是为此。</p>
若是推行考成法的前提下,朝廷依旧亏空,张居正的面子可就不好看,而且势必让更多人反对继续施行考成法。</p>
所以得出结论后,王国光不敢怠慢,连夜就把预算结果通知了张居正。</p>
而此时慈庆宫里,掌握大明权利的所有人都在,张居正也趁势就把此时拿出来说说。</p>
当然,亏空的理由貌似也是推给兵部,毕竟大头都是兵部那边账上的。</p>
魏广德的责任,貌似也不小。</p>
原本历史上,万历初期那几年,大明对外都是执行防守反击的政策,不管是对辽东还是西南,仗打得都很克制。</p>
其实本质,就是张居正不想花钱的缘故,要做户部漂亮的账面数字,让人看到他推行考成法的成效显著。</p>
不过这一世,穿过来一个几百年后的灵魂,在他的影响下,大明朝廷对外国策明显改变,有些事儿也不是他这个首辅可以说了算的。</p>
“户部计算亏空会有多少?”</p>
陈太后开口询问道。</p>
“若西南无事,亏空在百万两银子左右,主要是东番岛和南海水师的投入。</p>
原本计划为登莱水师筹措二十万两银子造船,工部出十万两,户部出十万两的计划,怕是也难完成。”</p>
张居正拱手说道。</p>
“魏阁老,对此你有何看法?”</p>
张居正已经把户部的困难抛出来,接下来就是想应对的法子。</p>
自然,魏广德就是首当其冲。</p>
毕竟朝廷今年的亏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造成的。</p>
魏广德刚才听到张居正述说时,心中其实就已经在想办法。</p>
要弥补亏空,左右不过就是开源节流罢了。</p>
不过朝廷的银子,进出有数,就那么些进项,节流肯定没办法,就只能想办法开源。</p>
可一旦开源,免不了被朝中老学究和一些心怀叵测的人攻击为与民争利。</p>
魏广德略微思索,最终还是只能拿出那一招,先把此事应付过去再说。</p>
其实,大明朝现在经济可谓高度发展,就月港开港以来,江南工商业一片繁荣。</p>try{ggauto();} catch(ex){}
只不过明朝创始人太祖朱元璋定下的税制有问题,导致民间经济繁荣,但是朝廷税收的增加却非常少。</p>
加之地方上官吏也上下其手,玩所谓的稳定,把增收的税收也做账给平了。</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