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顾虑(2 / 2)

加入书签

既然得知了对方的想法,然后自己就不自觉地有了因应的想法。两边一来一往,就又’交谈’了起来。</p>

不过旁人当然看不出苏家姑娘和老比丘尼之间的猫腻,只看得出她们含情脉脉地对视,一阵无语。</p>

苏家老爷只顾着和慧持老和尚商议事情。他虽然不怕自己被坑,但还是钢铁厂重建的问题,不可能挪太多资源在佛堂上。所以对于对方提出的要求,苏涣可得好好想想。</p>

总之客厅里看起来是一派祥和。几只小的,除了苏茵以外,其他娃儿都有些感到无聊。正用眼神交流,想着怎么溜出去玩儿的主意。</p>

唯独徐夫人,她的想法和其他人不太一样,只是也不好在外人面前直接说出来。</p>

表面上虽然装着贤慧雅静的模样,管着几个孩子,让他们不至于太过跳脱。但在心里头,她却在琢磨着其他事情。</p>

夜晚,晚餐过后,在考校了几个孩子今天的功课后,便有下人将孩子领走,安排梳洗等事,准备就寝。</p>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夫妻俩的时间。苏涣不管事情有多么紧张,他每天都会腾出一点时间来,放在自己夫人身上。</p>

不见得是说些情话。都老夫老妻了,也不可能老是像年轻人一样腻乎。</p>

可能是苏涣说些白天的工作,问问徐夫人的意见;也可能是徐卿说些家里遇到的问题,想听听看苏老爷会如何决断。</p>

两人虽然看似一主内,一主外,分工明确。但实际上他们也不会把事情丢着不理,毕竟都是跟这个家有关的。</p>

要做到如此,有两点很重要。首先是彼此关心对方的生活,有耐心聆听对方说着这些家长里短的话,并给出回应。其次是两人调换位置,也可以操持好彼此的事务。</p>

比起能力,’互相’理解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苏家老爷不纳妾,夫妻俩琴瑟和谐的主因。</p>

而今天的话题,不出意外和白天月麓寺众僧来访有关。徐夫人忧心忡忡地问道:”让茵儿接触那些佛门的大师,真的好吗?”</p>

”夫人何意?”苏涣不解。</p>

”孩子在成长的阶段,很容易对接触最多的事物感到亲近。要是让茵儿老是和这些和尚尼姑在一起,我怕哪一天她想出家了怎么办?”</p>

对于夫人的担心,苏涣本想着安慰。但是转念一想,这个担心难道没有道理吗?</p>

为什么诗书世家出身的孩子,就比那些农户的孩子还要有教养。不就是因为只要父母没带歪或过度宠溺,这些孩子就可以在言谈身教中学会他们父母的儒雅。</p>

六七岁的年纪,其实还没有什么明确的善恶观。他们与其说是在他人的传授中学习,不如说是他们主动模仿周遭的人事物。</p>

这就造成一个问题,那就是说一套做一套的教育方式,在孩子面前是行不通的。</p>

一边抽烟喝酒,一边告诫孩子说抽烟喝酒是不好的行为。孩子们可不会因此懂得抽烟喝酒是不好的行为,反而是学会了怎么一边抽烟喝酒,一边告诉别人这样不好的虚伪行为。</p>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门派的传承,都喜欢从小孩子开始培养。因为从各方面来说,打小开始培养才能真正养出一个’理想’中的弟子。</p>

同样的情形,让一个六七岁的孩子过早接触佛门,会是好事情吗?苏涣这会儿也不太确定了,哪怕他的亲闺女有点特别。</p>

其实苏家老爷跟夫人要是知道苏茵带着上辈子的记忆,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那种心智未成熟幼儿,他们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担心了。</p>

影响不会说完全没有。假如佛门释放出足够多的善意,苏家姑娘在浅移默化之下,还是会表现出亲近的态度。</p>

但这样的态度,不至于像黑白不明、是非不分的孩子一样,就此盲从佛门的道理与说法,然后走歪了一辈子。</p>

不过苏家老爷跟夫人不知道嘛,所以他们正因此而担心着。</p>

阻断双方的接触?要一门心法可是自家亲闺女提出来的要求。而且因为揭露命格的缘故,所以月麓寺派人来当门神,说起来这是在帮苏家忙,真要拒绝?</p>

想到这里,爱女心切的苏涣顿时觉得自己脑袋乱成一锅粥了。</p>

”老爷,林先生回来了。”管家邓聪这时通报道。</p></div>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