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电台的人们(1 / 2)

加入书签

孙公明,有科举功名在身,乡里乡外都被敬称一句秀才。战时投笔从戎,官至少校营长;战后复员,成为苏家集团的一份子。</p>

像他这样的人,在集团数十万职工中可不在少数。</p>

如同钢铁厂的起家员工一样,汉津后备第三师的弟兄以建设军团的名义,成建制塞到苏家手底下的情形没有再发生过。</p>

但是愿意复员,又没去处的官士兵,朝廷会很热心地为他们推荐几个去处。来者不拒的荆州苏家是最受朝廷与复员的官士兵欢迎的。</p>

只不过大战结束,所有人的第一想法都是回到故乡,参与重建。不计较酬劳多寡,也不在乎是否劳累。只要有口饭吃,重建家园肯定排在第一位。</p>

这也是为什么苏家集团的职工数量,也不过在数十万,而没到上百万之巨。其中军职复员者也只占半数不到。</p>

并不是荆州从军的人不多,更不是回来的人愿意加入苏家集团的人太少。而是能活着回来的,就剩下这些了。这还不都是四肢健全的青壮……</p>

至于那些在外地混到真的连口饭都有问题的人,也才有可能离乡背井来到荆州,受庇于苏家集团之下。这样的人放诸大金全境,真的不多。</p>

不论来自哪里,甚至不问出身经历,苏家老爷与林文理都愿照顾。当然,吃白食是不可能的。但总能找到一门合适的工作,让人可以自食其力,并有尊严地活下去。</p>

这里头,军官出身的人是最受欢迎的。毕竟这年头的军队,可不是什么人随随便便都能干上军官的。这类人能不能打尚在其次,但肯定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否则也管不了手底下那么多兵。</p>

一个集团要发展,除了第一线的技术人员外,建构起整个组织架构的管理阶层也非常重要。军官复员的人只需理解集团的组织架构就能上岗,这可比培养一个合格的管理者要容易得多。</p>

当然,不同性格的人适合放在不同性质的岗位上。调孙公明过来,除了事先跟对方沟通过外,也是经过林文理的再三评估,最后才下的决定。</p>

作为汉津广播电台的第一任台长兼任总导播,孙公明毫无疑问是不坐上DJ位的重要人士。</p>

他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带领导播组的人手,让所有时段都有主持人坐在广播位上,让节目不开天窗,不犯错误。</p>

听起来就是个排哨、叫哨、查哨的工作,算得上是本职业务了。但是导播也不只有安排节目主持人的任务而已,还要看他们的节目内容是否合理,有无连贯性或主题性。</p>

倒也没那么多政治任务,而是节假日的时候可以搞些主题。中秋赏月、端午吃粽之类的。然后播放一些应景的音乐,热闹一下。</p>

这些东西,林文理虽然可以似是而非地说个四五六出来。但要怎么具体实现,还是得看孙公明为主的电台人员,与阴翠花等主持人如何安排,如何配合。</p>

所以来到电台后,他没有第一时间去看电工们的作业是否顺利,更不是去关注广播设备能否正常运转;而是来找孙公明,问道:”孙先生,明天开台之后的安排,是否准备妥当了?”</p>

不慌不忙地从身边的公文包中掏出一迭纸,翻到了其中一页递上前。孙公明说道:”林总,这是暂定的一周节目安排。所有人都通知到了,就等正式上场。”</p>

手上的表格是以半个小时为时段,最少半个小时,最多两个小时的一周节目表。上头除了节目名称外,还有简述的节目主题与主持人名字,本名。</p>

要是有艺名的,那就在本名后面加个括号,注记着。这其中以说书先生这群文化人,用上’什么先生’的名号为最多。他们这些人平日在外说书,也是这么个称呼。</p>

林文理倒不是看谁主持什么节目合不合适,而是看哪个节目放在哪个时段合不合适。</p>

譬如新闻放送是早上六点钟、中午十二点两个时段各半个小时,晚上七点钟一个小时,半夜十二点又半个小时。</p>

没意外的话,内容是早上播昨天的,中午播今天的。晚上把前两个时段的新闻合起来播,要是有新的就加新的。半夜则是今天重点新闻回顾。</p>

说书这种比较需要集中精神注意听的内容,则放在晚间时段,大爷大妈们吃完晚饭,闲嗑牙用的休憩时间。</p>

半夜则需要一些比较柔和的音乐,但又不至于助人睡眠。要是把深夜班的人都催眠,发生意外了,林文理想哭都没处哭去。</p>

白天则是在最容易昏昏沉沉的下午工作时段,放一些比较振奋精神的节目。除此之外,还能放一些聊天性的节目,配合音乐,来充实节目时段。</p>

反正节目安排也是有讲究,而不是乱塞乱放的。像是白天不适合讲一些荤段子,特别是那些孩子也会听的时段。</p>try{ggauto();} catch(ex){}

然后节目内容也不能有一些反动、破坏社会和谐的言论,又或是针对特定人物的不实指控。这些就要靠孙公明等导播来把关。</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