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难得平静的淳安建德(2 / 2)

加入书签

—————</p>

“沈一石要死了,高府台怕是也要因为此事吃挂落。”</p>

淳安县县衙内,李青云对着面前的海瑞如此说道。</p>

这杭州知府真是个危险的差事啊,害了一任又一任的官,马宁远尸骨未凉,高翰文又要锒铛入狱。</p>

海瑞感到不解:“如果早有危险,为何不详细告诉高府台,让他躲过这劫。”</p>

李青云摇摇头:“躲不过,只要他还是杭州知府,就躲不过。”</p>

“况且,这对他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p>

海瑞:“沈一石被抓,浙江恐怕真的要翻天了。”</p>

李青云觉得奇怪,好奇问道:“刚峰兄,这从何说起?”</p>

海瑞卖了个关子:“那日沈一石在粮船上与我说了一些东西,事关浙江官场,甚至北京那边。”</p>

李青云哦了一声,并未追问。</p>

“玄卿兄为何不问?”</p>

李青云站起来伸了伸懒腰:“刚峰兄若是觉得我该知道,自然会告诉我,若是不想说,我也不问。”</p>

难道跟你说,其实我知道他对你说了什么吗?</p>

真要是这么说就解释不清了,毕竟李青云没和沈一石照过面。</p>

海瑞闻言一怔,随后也淡然一笑。</p>

这些秘密不宜被太多人知道,毕竟其中牵扯太大。</p>

在海瑞心里,李青云是一个嫉恶如仇,憎恨贪官的人,若是知道这些信息,怕是也要趟这一趟浑水。</p>

“沈一石说了一些账本的消息,事关织造局,巡抚衙门,河道衙门,你要想听,我也背给你听。“</p>

李青云摆摆手:“不用了,刚峰兄,知道太多也没什么用,知道的多,做不到的就更多。”</p>

“做不到,又不甘心,徒然内耗自己,没有这个必要。”</p>

“况且……”李青云打了个哈欠,“现在也腾不出手去做其他事了。”</p>

海瑞深以为然。</p>

新政策的实施比他们想象中要苦难的多。</p>

从吏役的理解,到实行,再到百姓那边的想法,都需要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去捋顺。</p>

每一个环节,他们都要亲身去实验,纠错,改正。</p>

以致于整日都在奔波。</p>

他们现在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就一件事。</p>

把改稻为桑安安稳稳地做完,把生丝交上去。</p>

然后就是不能让淳安建德生乱。</p>

海瑞脸上带着愁容:“如今淳安囤积些许粮米,我们当真不继续借粮卖田?”</p>

李青云摇头:“我算过账了,现在的桑田产的生丝,足够五十万匹丝绸所需的生丝。”</p>

他又补了一句:“当然,前提是没有人打这批生丝的主意。”</p>

不过李青云也不怕,他把桑田的数额压得刚刚好,产的生丝也刚好够。</p>

将账目做的十分精细。每一亩田,产多少桑叶,养多少蚕,产出每斤生丝都明明白白交给织造局,再提交给谭纶,徐阶。</p>

这就是有政治资源的好处。</p>

有人愿意保你,能让你的东西被人看见。</p>

避免说不清自己到底吃了多少碗米粉。</p></div>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