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处置俘虏(1 / 2)

加入书签

季汉当兴风起蜀中第三百五十四章处置俘虏说完了右军撤回汉中一事,众人又议起了这几日的公务。</p>

「幼常,处置魏军俘虏一事进行得如何?这几日有多少魏兵愿意归降了?」诸葛亮朝马谡问道。</p>

马谡眉头一皱,回道:「丞相,这些俘虏颇为死硬,尤以那个丘彦最为顽固。这些天谡是用尽了各种手段,又是威逼、又是利诱的,愿意归顺反正的只有寥寥数百人。」</p>

街亭一役汉军俘获收降魏将邱彦以下差不多有一万八千人,但其实俘虏的多、收降的少,愿意反正参加汉军的仅有两三千人,不足总数的两成。</p>

所以诸葛亮才让马谡负责劝化俘虏,动员他们加入汉军。这些人虽败于汉军手中,但毕竟多是经验丰富、刀马娴熟的精锐老兵,有他们补足兵员,汉军的战力也会上个大台阶。</p>

再说有了他们的表率,日后再对上魏军也能减低对手的战意,吸引更多的魏兵降汉。不然将一万多俘虏就这样一直看管下去,每日耗费的钱粮也是不少啊。</p>

「就只有数百人么?」诸葛亮有些不敢相信。</p>

马谡面色一红,轻声回道:「是的。」说完,有些无力地低下了头。</p>

「唉,这些俘虏是担心他们的家人吧?」诸葛亮停下手中的羽扇,神情严肃地说道。</p>

马谡抬头回道:「正是。其实这些天某也看出来了,愿意归降我大汉的俘虏不在少数,只是他们畏惧伪魏军法严苛,担心牵连父母妻儿的性命,这才不敢投降。」</p>

「唉,收降魏兵确是难事,想不到连幼常也没有好法子啊!」</p>

诸葛亮听了不禁在心中叹了口气,他让马谡去处理这件事还是有意为之,乃是看中了马谡擅长攻心之计的优点,没想到他去也是收效甚微。</p>

「尔等有妙计收降这些俘虏否?」诸葛亮问向杨清等人。</p>

他还是决定集思广益,利用众人的智慧好生解决这个难题,毕竟季汉向来以仁义为本,干不出屠杀俘虏的事。</p>

杨清等人听了一时间也是无计可施,魏兵难以收降并未今时今日之事,而是一个困扰刘孙两家多年的问题。</p>

至于为何如此在场之人自然都晓得,并非是魏兵的忠诚度比汉吴两国高,而是因为曹魏的错役制度。</p>

所谓错役制也是曹魏的恶政之一,建立于曹操时代,乃是一种控制士卒、保其忠诚的特殊手段,其具体做法简单来说就是让士卒和家人分离开来。</p>

自董卓造逆以来,汉室衰微、天下板荡,群雄赖以割据一方的军士往往来自于本地州郡,所以士卒和他们的家人一般都在一处,并没有分割开来,这也是大多数诸侯麾下兵户的常态。</p>

只有曹魏一家施行了人役户居各在一方的错役制,强行将士卒与家眷分开,并将这些家眷集中到统治腹地作为人质控制起来。</p>

季汉和东吴都没有如此。季汉是向来以仁义为立国之本,刘备和诸葛亮两位主政之人都不会对军士使用如此恶劣的控制手段。</p>

当年关羽麾下的数万荆州兵马,身居益州的刘备也没有将这些军士的家眷迁徙到成都作为人质控制。</p>

不然吕蒙在袭取荆州后,哪能凭借城内的将士家眷对关羽的大军施行攻心之计,关羽关平父子也不至于落得个败走麦城、身死孙吴的下场。</p>

至于东吴则是因为江东士族豪强的势力太强,部曲制的横行也让孙权搞不成曹魏这样的错役制。</p>

其实各诸侯为了争夺天下并非没有保证属下忠诚的控制手段,但这些手段往往是针对***将领的,专门涉及大量底层士卒的还真只有曹魏一家。</p>

为了更好地管理这些士卒和其家人,曹魏对他们单独设立户籍,称之为士家,如迁徙到邺城集中居住的冀州士家。</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