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分道扬镳(1 / 2)
每天就这么说着、闹着、唱着、喝着,杨卫帆在海边待了三天。
这可以说是打他离京之后,最快乐的三天。
他感觉无论是和洪衍武,还是和“海碰子”们相处,简直就像多年的好友一样,把他内心积压多年的郁闷和压抑全都挥发出来了。
在这些至情至性的人之间,他获得了多年来一直遍寻不到的珍贵友谊。要不是一次不好离开部队太久,他真希望能多待几天。
而“海碰子”全体,也都对杨卫帆感谢得要命,那么多军用物资就不说了,只单说杨卫帆送他们橡皮艇这一件事,就是莫大的贡献。
特别是一经检验,实战效果简直好得不得了,大伙儿几乎是整船整船海货往岸上送。使得他们仅用两天半就掏光了“杜家嘴子”的海,那真是“缴获大大的”。
对此,“海碰子”们无以为报。干脆就在杨卫帆临走前,大伙再次集体下了次海。用鱼枪打了二十几条大鱼,又摸了好多扇贝和海螺,让杨卫帆带回去,也给麾下的战士们打打牙祭。
虽然礼轻,但情意重,总能略表一番心意。
就这样,杨卫帆载着一车的海鲜,带着心满意足和对友谊的珍惜,与“海碰子”们暂时挥手作别了。
而在此之后,“海碰子”们又一鼓作气,连战连捷地扫荡了五片海滩。
谁都没想到,靠着橡皮艇,他们居然已经赶上了因“大将”结婚耽搁下来的进度了。
那么等到班师回朝之时,这次“碰海”的成绩也就非比寻常了。
说出来简直能吓死人。光鲍鱼壳就弄了一千八百多斤,为了这个,陈力泉和“大将”蹬着两辆三轮车专门跑了滨城一趟,卖了一千块钱。
至于鲜海参,那得有小两万头了,晾干之后就是六百余斤。此外,他们还从遇到的本地“海碰子”手里又收上来五百斤的海参。
此时,他们手里已经实际控制着一吨多的海参了,不夸张的说,简直顶得上一个小型水产公司了。
所以别看这次出来“碰海”的时间最长,可因为收获丰厚,大家居然都不感觉累。
8月16日动身回家的时候,人人仍旧特别兴奋。还连催洪衍武和“大将”尽快会合再出发,很明显,这都是发财发上瘾了。
还是“老刀鱼”用传宗接代的大事,压住了阵脚。说要是不充分休息,以后是要做下病的,弄不好就娶不了媳妇了。这才控制住了这帮小子蠢蠢欲动的贪婪。
这次再回到滨城,值得一提的是,因为买卖越做越大,洪衍武经过成熟思考,把贩卖海参的具体方式,以侧重安全为出发点,又进行了一次严密的规划和改进,并决定以后严格按照此方式进行。
首先,他自己、陈力泉、“小百子”还有“大将”,要先做到住处与贩卖场所分离。今后人住,是在“胜利招待所”,贩卖时,却要另找其他地方。
而且哪怕在任何一个招待所贩卖,他也要和陈力泉分头租下两个房间。这样一个房间卖,一个房间存货,在交易中,也要做到人货分离,钱帐分离。
最后还有一点,那就是街上还要由“小百子”负责望风,一旦发现不妙,一个弹弓打碎玻璃就能及时报信。
要论谨慎程度,这都能赶上电影里地下工作者接头了。
对此,“大将”不免觉得有点过了。因为在他看来,招待所还从来没有过稽查人员,洪衍武的办法已经算得上绝对安全了,根本没有这些必要。
可洪衍武却说,小心驶得万年船,计划周密永远是好东西,因为越是巨大的冒险,越是需要巨大的谨慎。
他还说他们现在是属于太顺了。可没有危险不等于以后永远没有,像这样越干越大,弄不好就会被有心人盯上的,若不提前做好准备,到真出事的时候就晚了。
“大将”听了不免神色一凛,又一次地意识到自己和洪衍武存在的差距。
最终,他认真地点点头,表示了心悦诚服的认可。
到了1977年8月20日,还发生了一件大事。消失了将近一个月的“飞蟹”,终于露面了。
这小子哪儿都没去,背着个麻袋偷偷摸摸先到“胜利招待所”来找了“大将”。
那态度是相当殷勤。“飞蟹”见了“大将”一直夸张地陪着笑,又是点头哈腰,又是点烟,又是给拉椅子,用卑躬屈膝、曲意承奉来形容一点不过分。
可“大将”见了“飞蟹”却没一点高兴劲,就连装也装不出来。
特别是他看见了“飞蟹”谄媚着拿出两瓶酒和两条烟后,就只顾求他宽宥则个,表示想重回这个小集体。却绝口不提一句自己当初干过的操蛋事,心里着实不是滋味。
当时韩莹没在家,“大将”冷着脸只身坐着只是抽烟,一句话也没有。
但心里却在想,“飞蟹”是完了,竟然学会了避实就虚,跟他搞这一套了。难道还以为他会为了这点东西,就不讲是非曲直了不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