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暖春(1 / 2)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这是雪莱《西风颂》的结束之语。
诚然,如诗中所言,折磨人的时代终于会过去的。
1979年就是整个共和国度过了凛冽的寒冬,在春的温暖中,彻底焕发出生机勃勃的一年。
但这个重生的机会并不是不费吹灰之力,坐等老天恩赐的。
而是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的靠着自新意识,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历史,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批判和改正,才换来的浴血重生。
在本世纪后期,我们给了自己一个机会,那就是彻底否定和纠正“十年运动”。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个“否定”和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纠正”起来也是异常艰巨的。
同时,这场“运动”曾使得一代人为此付出了青春的代价。因此即使及时地停止了对人们的继续伤害,也势必在情感上留下深刻入骨的痕迹和震荡。
在这一点上,最直接的表现,就是1978年8月11日,短篇小说《伤痕》一经在《文汇报》上发表就轰动了文坛,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这本卢新华创作的小说控诉了“运动”给一个普通家庭造成的伤害,作品中描写的生活经历和难以承受的亲情裂变,是许多人的亲身体验。
因此才会让无数“死里逃生”出来的人为之深深感动。不但掀起了一场“伤痕思潮”,也使之迅速成为一种火遍全国,引发全民共鸣的社会现象。
在这种社会分氛围的笼罩下,从1978年底开始到1979年整整一年的岁月里,共和国只有一种主旋律,那就是解放的欢笑和感奋的眼泪交织在一起。
继“四五”运动的平反之后一系列拨乱反正之举。让国人感到巨大的喜悦。
甚至这一点对洪家人也一样,他们同样被囊括在内。
因为谁也没想到,洪衍武总挂在嘴上的预言竟然真的成了真事。
继“老干部”,“知识分子”的问题相继得到借机之后。像他们这样,蒙受政治与亲情矛盾折磨最深最长的一群人,从“运动”结束后苦苦等待了两年半,终于迎来了彻底解放的一天。
1979年1月11日,中央作出关于地主富农分子摘帽问题和地富子女成份问题的决定,1979年11月12日,中央批转了6部门《关于把原工商业者中的劳动者区别出来的问题的请示报告》,促使社会主义改造中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得以妥善解决。
于是,近五千万户人家因此受惠。洪家、寿家,乃至完颜家一律得到平反。
从此,作为这个社会、这个国家的一份子,他们再也没有低人一等的属性。谁也不能再用“黑五类”三个字来称呼他们。
而是应该按照他们从事的工作或职业,相应地称他们为农民、工人、教员、知识分子。
他们享受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切基本权利,再不会有任何歧视或者变相歧视。
后来的历史证明,1979年的这次社会大解放,不但结束了共和国的社会分裂状态,也解放了生产力。
在经济改革中,最先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人才,最早的一批成功者,恰恰是这一大批长期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人。
这与他们在逆境中磨练自己意志冲破思想牢笼的努力相关,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八十年代经济繁荣的坚实力量。
就这样,全国人民再次获得了在同一个天下、同一个起跑线起步的机会,这无疑是全国、全民族的幸事。
正如当年发表的诗歌《双桅船》中所言:是一场风暴、一盏灯,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使我们再分东西。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
完全可以想像,在此之后,洪家、寿家和完颜家的生活肯定要发生不少积极的变化。
还不光是在精神层面和政治待遇上面的,而是随着一项项政策的落实,有着实打实的实惠。
比如说,首先,是早就过了退休年龄的洪禄承和王蕴琳都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正式职工退休待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