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争人(2 / 2)

加入书签

可过去食堂提供饭菜,却通常不提供容器和餐具。需要就餐的人自己携带。吃食堂的国人通常携带搪瓷的或者铝制饭盆作为食具。</p>

就是在这样的食堂里,有一些弊病几乎是共通的,那就是食堂公共区卫生环境的脏乱差。</p>

地面油脂麻花似乎永远都打扫不干净,严重的踩上去会有沾脚的感觉。每天必定会有人在窗口前因拥挤,洒点什么汤汤水水的,弄不好就会滑人一大跟头。</p>

室内的那些桌椅板凳更别提,前面的人吃完了后面的人来,残渣油渍少不了。谁吃饭前要不留意留意,经常都会有人像尹光明一样中招,吃出个“油屁股”来。</p>

而且食堂室内一年四季馊抹布味儿不绝,闻着倒胃口不说。到处还都是卫生死角,真是养育了无数昆虫种类和啮齿类动物的“福地”啊。</p>

好在当年南北方往来不密切,否则“小强”这种外来物种要出现在北方,那就更没法弄了。</p>

其实之所以会造成这种状况,关键是两个原因。</p>

一个是计划经济下粗放的管理模式造成的。</p>

多年不正常的价值观,早把人们对工作,对生活的要求变得粗粝非常,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也最烦那些零七八碎的事儿。</p>

像从上到下,几乎每个食堂的工作人员都认为食堂关键只在饭菜的质量上。只要入口的东西安全卫生,对得起人的肠胃。食物种类丰富,味道对得起人的舌头也就行了。</p>

直接就把公共卫生问题定义成了无关紧要的小节里。</p>

这种思想在社会上也是大行其道,人们都误把这种意识当成了“务实”,反而把对其他方面挑挑拣拣的人划归到了资产阶级习气里。</p>

既然上面就没有这方面要求,根本不重视,如何能够改善进步呢?</p>

另一个就是大锅饭体制下,导致人们得过且过,能混就混的工作态度。</p>

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大多数没上进心的人其实都很难自控,往糊弄事儿的方向发展的。</p>

当时最普遍的职工心理,就是认为同样一份工作,干的少就是“挣了”。干得多就是“亏了”。那还不能偷懒就偷懒?那又何谈服务意识呢?</p>

哪怕是我们最高级的“京城饭店”,外国人仍旧处处感到服务态度冷漠极了,而且时不时遭到吊儿郎当的应付。</p>

虽然由于时代的因素,食堂里也有少部分有责任心,有奉献精神,特别愿意把工作干好的职工。</p>

可基本上这样的人都脑子执拗,缺少灵活性。他们对待工作的态度,恨不得就是抡着大板锹玩着命撮,弄出一身臭汗的那种。</p>

说白了能干是能干,可从不想该怎么干,工作没个巧劲。</p>

这样呢,他们往往辛辛苦苦一天下来,好不容易干出点样儿来了,却缺乏后续支持,别人接班一糊弄又变成了原样。</p>

第二天他们再来能不生气?日子久了能不灰心?他们甚至因此会和同事之间产生矛盾。要么找领导告状,要么就直接跟同事争吵。</p>

结果不但费力不讨好,反倒往往把自己人缘弄得特差。</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