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俏也不争春 第十五节 现在不谈感情(1 / 2)

加入书签

“当然,天豪书记,我清楚我们丰州地区的底细,虽然我的调研还没有真正铺开,但是数据能说明很多问题。.”陆为民颌首表示理解,“148亿GDP中,相当分散,八个县市区中,基本上没有形成像样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大概也就阜头的电子产业和**的医药产业勉强值得一提,当然如果把北方机械厂和长风机器厂算上,丰州市的机械制造业也可以提一提。”

张天豪淡淡的笑了笑,“丰州市的机械制造业给丰州市并没有带来多少实惠,当然从消费角度上来说还是有的,但是他们给丰州市的GDP增长带来的好处不明显,他们的工业增加值和工业增加值率都很低。”

“嗯,天豪书记,机械制造业的因为产业链比较长的原因,每一级的工业增加值率都比较低,这很正常,但是我认为并不是说机械制造业对于我们丰州来说就价值和意义不大,关键在于北方机械厂和长风机器厂与我们丰州市的经济关联度非常低,低得惊人,他们的绝大部分供货商都是来自外省,部分在省内也就是昌州和宋州,少量在黎阳,我们整个丰州市乃至丰州地区,几乎没有一家像样的供货商,那北方厂和长风厂一些供销人员的话来说,如果没有京九铁路和丰州港码头,他们绝对不会选丰州作为落户地,因为仅仅是运输就会把他们给拖累死。”

陆为民的话让张天豪微微皱眉,“为民,我没听懂你的意思,你是要说我们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么?”

“不,天豪书记,我是想说,虽然我们有北方机械厂和长风机器厂两大大型机械生产企业,可对我们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却不多,主要原因就是这两家企业是孤立的,没有形成产业链,尤其是为它配套的企业都不在我们这里,而且大多在外省,这不但使得企业在运输物流上要付出高成本,而且前面几级的工业增加值也没有产生在我们丰州,这是关键。”陆为民显然是有备而来,见既然提到了这个话题,他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我和北方厂陈总前段时间交流过,他也谈到了在丰州根本就找不出一家的配套企业,甚至像从北方厂和长风厂也有一些技术人员下海出来,想要在丰州创业,主要也就是为长风厂和北方厂做配套,但是这需要资金、土地和政策扶持,而我们地方政斧却麻木不仁,根本没有考虑过如何来扶持这些创业者,这其实就是一个创业环境的问题,没有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人才、资金、项目都不会往你这里聚集。”

“我刚才说那个,人家曾经到经开区去过,听说人家只有寥寥几个人,而且资金不足需要管委会帮忙协调银行解决贷款,解决土地问题,立马就冷若冰霜,觉得没搞头,拒之门外,你这样搞招商引资,搞产业培育,能行么?指望着天上掉馅饼,一下子就给你砸几个亿进来投资,凭什么?人家凭什么来你丰州?”

见张天豪脸色若有所思,陆为民也没有客气,“我们丰州马上就要撤地建市,目前的丰州市所在将会成为我们丰州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政治文化中心都相对简单,但是经济中心呢?经济总量和人均GDP比其他县份都还差一大截,你怎么敢说自己是经济中心?你丰州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那里体现?”

“撤地建市了,地区和市是有很大差别的,地级市,重点就要强调城市经济,也就意味着城市化进程拉开了,但是城市没有第二三产业,就不成其为一座城市,我们本身在城市建设上已经落后了许多了,如果在产业经济上还是不紧不慢,那么我们这座城市的发展就会丧失一个难得的机遇,这不行。”

“为民,产业培育这句话说易行难啊,丰州在这方面不是没有做工作,可是效果不佳,但是像你刚才说的那个,我觉得很有启迪意义,我们的一级政斧、管委会还是官本位思想太浓,总觉得坐在这里等鱼儿上钩一般,不思考怎么为企业服务,不琢磨如何让对方心甘情愿来这里投资,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总的来说还是在观念理念上没有真正扭转过来,这个问题我和战歌都说了,要他好生和培军、文旭他们商量一下,有针对姓的搞一次整风行动。”张天豪也忍不住叹气,颇有感触,有些事情也不是他这个地委书记就能一手扭转的,“只是这种事情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越落后官本位思想就越浓,发展也就越慢,这就是恶姓循环。”

“天豪书记,这还是需要持之以恒的理念灌输观念改变作风整顿,包括我们很多干部,理念观念都存在问题,我觉得地委行署有必要搞几批培训班,分成几个层面,处级、副处级、科级、副科级甚至后备干部的培训班,时间不需要太长,一个星期一期,主要就是解决眼界思路、观念作风、工作方法这些最现实的问题,教他们在新时期下怎么来开展工作,尤其是经济工作。”

陆为民的这个建议让张天豪眼睛一亮,这个建议很好,尤其是一个星期既不耽搁工作,而且这种短期培训也很具针对姓,“嗯,我看可以,但是在选择授课教师的问题上要讲究。”

“天豪书记,省委党校以及昌江大学、昌江财大这些大学里很有一些授课很具有吸引力的教授,我们不需要一堂课能让这些干部思想就彻底换脑,但是哪怕打开一道缝隙,让他们发现外边的世界是怎样在变化,让他们感觉到不自我改变那么就会被淘汰,达到这个效果就足够了。”陆为民知道这种事情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坚持不懈的长期进行下去,只有不断让这些干部接受外面的新思想新信息,不断充电,才能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