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天下英雄(1 / 2)
在以察举制为主体的选官制度中,士人的名声至关重要。</p>
所以,便有了名士品评后辈,以作提携之说。</p>
许劭的特殊之处在于一般名士会在品评人物的数量上有所顾忌,但许劭却是来者不拒。</p>
由此,不仅许劭给被品评者带去了名声,被品评者为了自己的名声,自然也会吹嘘许劭的识人之能。</p>
一来一回,堪称名声界的永动机。</p>
刘辩自然也有所耳闻。</p>
其人是受青州刺史陈纪之命前来雒阳公干的州吏邴原,也不知樊陵是如何说服他留下的。</p>
刘辩继续往下看去。</p>
作为支持一方的中流砥柱,董重也就罢了,马日亲自坐镇,赵昱等人身后还有如张昭这样的多个府掾。</p>
辩论的内容其实不出刘辩当初的模拟,只是言辞愈加激烈,且动辄圣人有云。</p>
袁术只能带着怒气,叮嘱自己的备胎阎象好好准备,在太学之议上驳倒许劭。</p>
得亏他这个皇帝还有公卿俱在现场,说话的人心中也都紧绷着一根弦,不至于完全变成嘈杂的菜市场。</p>
后世的学者们遍寻有迹可查的两汉一百八十四位孝廉的家世,其中平民二十九人,贫民十六人,两者占比24.4%。</p>
后邴原终学有所成,与管宁同名。而管宁则与刘辩的尚书郎华歆有一桩故事,即割席断义。</p>
马日派出了他的东曹掾赵昱,何苗派出了他的长史乐隐,董重派出了太学博士李儒,这是三人的代表。</p>
这天,刘辩起了个大早,告别了拒绝了同去太学的蔡琰,今天安排的事项只有一个。</p>
涓涓浜涓浜涓涓浜</p>
正如同并非所有在朝官员都全然赞同均输法,也并非所有在野士人都全然反对均输法。</p>
在卢植成为太傅之后,高诱没有入仕,而是继续研读经典。</p>
随着雒阳的热闹持续下去,万众期待的太学之议终于开始了。</p>
邴原的出身在刘辩眼中是绝对的加分项。只能说,不愧是樊陵,虽也会做错事,但做对的时候更多。</p>
他把许劭当首选,许劭把他当备胎。</p>
倒是卢植这次没有避嫌,直接举荐了他的弟子涿郡高诱。</p>
刘辩能明显感觉到的是,随着辩论愈加白热化,无论是官吏还是处士都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失误,然后被人抓着进攻。</p>
对于高诱,刘辩需要和对待郑玄之子郑益一样,用是肯定要用的,能力强就重用,能力不足也得好好安置。</p>
否则,他也无须将雒阳大半的中央军安排来维持秩序。</p>
不知是太学内的太学生,在太学之外,许多进不去的士人正在聚集围观,等待着有人传出里面的辩论。</p>
待到刘辩抵达太学最大的一间用来教学的屋舍,早已准备好官吏和贤良名士便在刘辩的一声令下,由太尉府曹掾赵昱最先开口,开始了辩论。</p>
在辩论进行中时,十多个刀笔吏正在奋笔疾书,各有分工地记录着辩论的内容。</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