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七章黑水锐士(2 / 2)
何况南岸数十万蛮兵之巨,兵势结成一尊九头魔物,三大蛮部首领联手之下。若非闻老太师有十万【黑水锐士】在手,也不可能直面蛮兵大势,犹自进退自如。
“这一战,吾吕国二十载积累,怕是一朝尽丧了。”
老太师紧紧握着拳头,按耐着自身心绪,拳头上青筋凸起。
蛮兵的强大,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数十万蛮兵拧成一股,甚至演练兵阵大势,较比以往的一盘散沙,强了不知多少筹。
就是十万顶尖精锐在手,闻渊明此时击溃蛮兵的把握,也是不足三成。
当然,倘若吕国镇运道兵出手,三万道兵级数的强兵,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若非老太师修为高深莫测,尤其在执掌兵势时,神通法力更是触摸天人之道。以他近乎天人的惊世神通,才让数十万蛮兵在渊水南岸,足足驻足了十月有余。
否则,数以十万计的蛮兵,推也能推平眼前的一切。
蛮兵的摧古拉朽之势,不但震慑了豫州诸国,甚至震动了大殷天子。
这十个月之中,吕国这架战争机器也在全面开动,除了驻守郑、宋边境的五万甲兵并未召集,可谓真的动员了一国之力。
而郑、宋两大强国,也将目光投向渊水,等待着这一场大战的胜负。
然而,战况几经焦灼,大、小战役数百、上千,双方死伤无算,一日一小战,十日一大战,两方挥洒的血水,一度染红了这条横贯万里大地的渊水。
这其中消耗的,全是吕国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国力。
吕文侯多年苦心,尽在这一场大战中毁于一旦。
“报,”
一声突兀的高喝,惊醒了面露愁绪的老太师。
“进,”
老太师整了整甲胄,转身坐在帅位上。
这传令官直入帅帐,单膝跪地,话语铿锵有力,道:“禀太师,上大夫司子期帐外求见。”
老太师抚须颔首,恍然未觉般,道:“知道了,下去吧……”
“诺,”
传令官起身后,又躬身行了一礼,这才徐徐退出帅帐。
“嗯……”
闻渊明心思一动,陡然一愣,抬手道:“慢着,”
司子期?
那个司子期,不正是他那自重安大邑陷落后,就音讯全无的唯一子婿?
虽然有着同名同姓这一可能,但在闻渊明当面,谁敢轻易挼他的虎须,闻渊明震怒之下都能生生震死那人。
“让他进来,”
老太师眉头紧锁,按着案几上的手掌,不自觉的摩擦了几下。
“如果真是子期,失踪将近一年的时间,这一年又是去了哪里?”
闻渊明这一刻思绪想到了很多,只是历经四朝,让他养就了一副喜怒不形于色的习惯,神情极为的平淡。
毕竟,正是因为重安失陷,让数十万蛮兵兵势无可遏制,一路打到了渊水南岸,靠着湍急渊水,才止住蛮兵的凶恶兵势。
即有如此大败,造成的影响又是如此之坏。若无老太师周旋一二,司子期此刻早就被撸夺所有名爵,夷平司氏九族。
哪怕有蛮兵势大的因素,但败军之将就该承受其后果。
不多时,一着素衣的俊雅中年人,踏入帅帐之内。
看着来人,闻渊明眸光一动,第三只法眼内似有雷霆闪烁,上下打量着司子期。
“父亲,儿……子期回来了。”
司子期一入大帐,双膝弯曲跪地,径直向着闻渊明叩首,带着一些哽咽。
闻渊明看着这个自家的半子,固然他一副冷石心肠,也不由微微一软,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唉……回来就好……坐吧”
看着司子期元气亏欠的模样,闻渊明长长叹了一口气。
司子期一旁坐下,道:“谢父亲,”
“这些时日,你到底去了哪里,老夫派遣三十六路鬼神,也没找到你的踪迹。不会回来就好,老夫也能放下担心了。”
司子期垂头,道:“让父亲担心了,子期不孝。”
老太师抚须说道:“嗯……老夫倒是无事,可惜重安一役,吾吕国大军全军覆没,你这主将难辞其咎。更何况战后不见踪迹,也无有定兵举措,似有临阵脱逃之举,你可有什么话。”
“父亲,这其中的原委,子期正要向您禀告。”
司子期沉声说着,经过一年的修养,虽然他的精气神仍然未达巅峰,但一身伤势俨然好了七七八八。
老太师抚须道:“嗯……说吧,吾在这听着呢。”
毕竟是了无音讯将近一载,老太师虽然信任司子期,但应该问的却也要必须问上一回。
…………
上蔡,詔邑!
入夜时分,新筑成的詔邑上,一名名甲士矗立,沸腾的气血阳刚,将这一方夜空炙烤的犹如白昼般。
“可惜,时不我予啊!”
荀少彧一身粗布衣衫站在城头,静静的俯瞰着城内,一座座鳞次节比的屋舍。
虽然詔邑城已经初具规模,但眼下战争的阴云并未完全消散,他几度打下了蛮人的锐气,只会让蛮人酝酿出更猛烈的报复。
这中间的区别,只是时间上的长短而已!
“一旦,小股蛮人合并,窥机报复,这座詔邑就是他们的绞肉机。”
抚摸着冰冷的墙石,看着一名名精气高昂的甲士,甲叶窸窸窣窣的响动着,一队队兵甲徘徊在街巷中,荀少彧的眸子若有深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