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圈子(1 / 2)

加入书签

孝昌二年,六月十二日,广陵王元恭溃于灵丘,仅以身免。</p>

河东乱成了一锅粥,但对于关中人来说,孝昌二年是个奇妙的年份。</p>

从蝗灾之后,关中就没有再起过比较大的战事,当苏泽在华州击败了胡琛后,胡琛领残部返回泾州后,立刻停止了和莫折天生的摩擦,转而依附于莫折天生寻求庇护。</p>

实在没办法,胡琛也被打怕了。</p>

也因为苏泽这个威胁在,莫折天生也没有对雍州的官军发动攻势,整个关中就这样停战了。</p>

虽说是停战,但是局势依然很紧张。</p>

独孤信骑马经过几座村庄,最后在一座坞堡前停了下来。</p>

这座坞堡本是华阴郭氏的坞堡,在苏泽的《平坞令》颁布后,因为其占据了紧要位置,而被归于需要拆毁的行列。</p>

独孤信在考察了之后,认为郭氏这座坞堡的位置极佳,于是从郭氏手中赎买了坞堡,将它作为折冲府的军营。</p>

华阴郭氏是太原郭氏的分支,也是孝文帝亲自勘定的乙姓高门,这支迁居华阴,是因为前代家主在华州做过刺史,就和河州高氏一样迁到这里,开枝散叶。</p>

不过在华阴,郭氏并不算是显赫士族,原因是前任家主早亡,如今只有一个郭智做秘书郎,家族中还没有什么头面人物。</p>

独孤信感慨一阵,这就是门阀的好处了。</p>

自己同样是父亲早亡,为了继承一个武川军主的位置,还要在战场上拼命。</p>

郭智和自己的年纪差不多,同样是父亲早亡,却能够在太原郭氏的帮助下,直接从最清贵的秘书郎起家做官。</p>

不过郭智现在并不在洛阳,从宣光之变后,郭智不愿意出仕元乂,称病返回了华阴。</p>

胡太后重新执政后,曾经宣召这些被元乂逼出洛阳的官员返回,但是郭智依然留在华阴。</p>

后来经历了北海王和胡琛的一阵子折腾,等到于谨占领华阴后,郭智作为华阴豪族的头面人物,带头遵守了苏将军的《均田令》和《平坞令》。</p>

后来苏将军也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了郭智的名字,亲自将他喊去了夏州。</p>

门阀出身就是好啊,如今苏泽权位日重,普通人想要见一面已经很不容易了。</p>

独孤信并不知道,苏泽要召见郭智倒不是因为他的门第,而是因为历史上这位郭智的后人。</p>

再造大唐的汾阳郡王郭子仪,就是华阴郭氏的子孙,郭家在隋唐时期也出了不少知名大臣。</p>

苏泽听说了郭智这么识趣,也想要见一见郭子仪的祖先是什么样子,才将他召去了夏州。</p>

独孤信又见到了一队精锐的骑士,两支队伍互相交流了一下,原来是陈顺刚刚去镇压了一支华州造反的豪强,正准备返回华阴城。</p>

独孤信的队伍中大部分是文吏,他干脆和陈顺沟通,两支队伍汇合在一起,共同返回华阴城。</p>

独孤信见到了一身血腥味的陈顺,看到陈顺脸上的刀疤,这是当年他在五原和破六韩拔陵大战时候留下的伤疤,经过苏泽麾下医者治疗,但是依然不可避免的留下了疤痕。</p>

独孤信他执行《均田令》,设置折冲府,一路上都跟着陈顺的军队,等到陈顺处理完地方上的事务后,再由独孤信出面安抚。</p>

两人虽然从进入华州后,就从没有见过面,但是配合相当默契,就是陈顺唱白脸,独孤信唱红脸,恩威并施让华州豪强就范。</p>

两人的风评,在华州也是天差地别。</p>

同样出自六镇,陈顺就是桀骜武夫,“满身业障”日后不得善终的那种,算是华州鬼见愁,甚至有人用他来吓唬家中胡闹的孩子。</p>

独孤信就是独孤风流,风度不凡,虽然出身六镇但是有文气,是六镇淤泥中长出的白莲。</p>

但是独孤信看到陈顺,内心还是涌出无比的羡慕。</p>

自己明明要比侯莫陈顺更早认识苏泽,但是如今陈顺已经是苏泽核心圈子的人了,而自己还要经过考验,才有可能进入这个圈子。</p>

核心圈子,从来都不是按照官职来论的。</p>

就像是宰相不一定是正一品正二品的高官,只要能参与决策,得到最高权力青睐的就是宰相。</p>

陈顺最大的优势,就是忠。</p>

他的命是苏泽救的,他的旧主是李崇,算是苏泽半个师父,李崇如今已经罢官,这个年纪也没有机会再上战场了。</p>

弟子继承老师的旧部,天经地义。</p>

六镇已经没了,陈顺就是一无所有的人,所以他就是苏泽的家臣。</p>try{ggauto();} catch(ex){}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