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虚伪(2 / 2)
为了西山卫将士们的安全,陆元梓当即下令关闭营卫,暂停巡逻,不准任何人出入。</p>
事后,得知马坳村石桥被炸,公主在西山卫眼皮子底下被扶桑武士行刺,他悔得连肠子都青了。</p>
圣上问责,他一声不吭,不敢有半句辩言,怕说出那天之事,牵连到裴尚书。</p>
他是大秦御封的三大国公之一。</p>
迄今为止,也是唯一一个出身寒微,没有任何家世背景的国公。</p>
他知道,建邺城有很多人的想法,都跟刘健一样。</p>
认为他陆元梓是走了狗屎运,巴上了裴烨,赶上了好机缘,才坐享了高位!</p>
殊不知……忆起往事,陆元梓心头就有些复杂。</p>
连忙垂下眸子,闷着头喝茶。</p>
见他如此牛饮,不理会自己,刘健更是满眼的鄙夷之色,真是糟蹋了这明前龙井。</p>
……</p>
陆元梓越想越是意难平,放下茶盏,又看向了窗外。</p>
中原离乱时,各部的将领,为了护卫自己追随的主君,经常打成一锅粥,他靠着一身勇武救了主君的性命,被主君认为义子。</p>
那时候,军中很多将领,为了在军队中强化‘超血缘’的权力基础,喜欢认义子。</p>
养父子的关系非常重要,甚至主将与部将之间原本就有血缘关系,也要通过收义子来予以强化。</p>
对于各部主君来说,认义子是收纳了一个值得信任的将才,是能够借以攻城掠地,扩张疆域,控制军权的过渡措施。</p>
而对于陆元梓这样的孤儿来说,则得到了一个安身立命,升官发财的捷径!</p>
就双方来讲,若无背叛,那便是互惠互利的结果,没有人会拒绝。</p>
几场大仗打下来,他在军中逐渐树立了属于自己的威望,并迅速进入了武装权力的核心。</p>
自从听闻了‘北齐双璧’的故事,死人堆里爬过无数次的他亦然向往那种生死之交,袍泽之谊的兄弟情感!</p>
奉行上命留守建邺城时,又听闻当年的‘北齐双璧’时隔三年后,再次合纵,逐鹿中原!</p>
他心情顿时激动无比,天天想着盼着,怎样才能带着兄弟们前去归顺,追随‘双璧’左右!</p>
等了半年,希望临近,天下终于要大一统了。</p>
恰在这时,裴烨来到了建邺。</p>
不曾想,接下来的事情,竟然变得那么富有戏曲性……</p>
民间传言:北齐驸马裴烨弃暗投明,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为江南百姓请命。力劝建邺城守将陆元梓,开城门迎接大燕圣祖皇帝的曾孙——西宁王周宸进城!</p>
保得一方生灵免遭涂炭!</p>
更是据理以争,说服西宁王在建邺城登基,定都江南!</p>
此举,何其壮哉!</p></div>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