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往齐国去(1 / 2)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封邦建国,王道之始第一百四十六章:往齐国去从洛国公室子弟的培养之中就能看出,洛国一向在意子弟的实践能力,认为坐在宫中是治理不了天下的。</p>
孟子的确是天才,但是即便是非常喜欢他文章的洛弘也认为他还是太过稚嫩。</p>
昔年的孔子也曾名满洛国,但他的思想真正成熟是在周游列国之后,是在教育了无数的学生之后。</p>
到了那时,孔子才彻底的返璞归真,成为了那个圣贤。</p>
孟子想要前往魏国之中宣扬仁义之道,自然是有原因的。</p>
魏国是最早变法的国家,但是变法的成果在历代的大战之中已经损失殆尽,所以魏国正需要新的道路来让魏国从疲敝之中恢复过来,而儒家在休养生息方面自然是要强于法家的。</p>
其次就是秦国的存在,魏人称呼秦人为虎狼,连续的失败让魏人畏惧秦人,秦国恰恰是霸道大行其是的国家,所以孟子要到魏国之中实行仁义之道。</p>
不过在洛国之中待了一年之后,孟子的想法稍微改变了一些,他决定先去齐国之中。</p>
因为孟子虽然不是刚刚来到洛国时那个籍籍无名的人物,但毕竟还不算是名满天下的大贤,直接到魏国之中的话,恐怕大魏王根本不会搭理。</p>
但是齐国就不一样了,虽然齐国公室为了证明自己,一直暗戳戳的想要甩开洛国单干,但双方之间的关系一直都不差。</p>
孟子是洛国的女婿,以这个身份前往齐国的话,齐王申是一定会见他的。</p>
齐王申就是之前击败燕国大军,收复齐国失地的太子申,他的威望在收复齐国之后到达了顶峰,加上燕国入侵齐国,导致大批的贵族战死,齐国公室的权力比起之前大了不少。</p>
随着孟子一起去的,除了他的妻子孟姬之外,还有洛国公室弟子之一,公子启文。</p>
公子启文是孟姬的亲哥哥,他同样很是喜欢孟子的文章,于是主动请缨要一路随着孟子游历,将孟子的言行和成长都记录下来。</p>
还有一批调来负责保护洛启文和孟姬的卫士。</p>
果然如同孟子所料,齐王申热情的招待了他们,对于孟子能够得到洛国的青睐,展现出了极大的兴趣。</p>
洛国的嫡女有多难娶,没人比齐国公室更清楚了,毕竟他的体内就流着不知道多少洛氏的血。</p>
即便是齐国公室想要娶洛国嫡女,照样要看个人的品德和才能,人品不太好或者太无能的话,洛国是不嫁的。</p>
齐王申命侍女将酒爵奉上,向孟子问道:“孟子,洛侯和太子在信中都称赞您的才能,公子启文同样对您赞不绝口,想来您是具有大才的贤人了。</p>
六国伐齐致使齐国凋零不堪,寡人想要知道,如何才能使齐国恢复往昔的强盛呢?”</p>
孟子脸上浮现出微笑,慨然道:“很简单,只要大王仁义的对待您的子民就可以了。”</p>
齐王申就说道:“难道寡人对待齐国的子民还不够好吗?</p>
齐国之中的法度不像秦魏那样的森严,齐国之中的贵族不像楚国那样的猖狂,对待兵员的抽取也没有其他国家狠厉,这难道还不算是仁义的对待子民吗?</p>
齐国曾经因为此而兴盛啊,这是所有人都见到的。”</p>
出身管仲的齐法家和出身刑罚之术的三晋法家有天壤之别,所以齐国确实可以算得上法家治世里面比较温和的,而且取得的效果并不差,若不是六国伐齐,齐国就真的复兴霸业成为列国第一了。</p>
但是孟子不这样认为,擅长编寓言故事的孟子很快就说道:“大王,您认为齐国因为法度而兴盛,这或许是对的吧。</p>
但还请让我来给您讲一个故事。</p>
在宋国之中有一个农人,他第一年种麦,获得了大丰收。</p>
然后第二年种谷,邻人就对他说:‘种麦和种谷是不同的,你需要去学习新的种植方式。’</p>
但是他不听,还按照种麦的方式,最终颗粒无收。</p>
您的齐国就是这样,之前齐国强盛,人民富裕,所以您的法度显得并不严苛,您的税收并不严重。</p>
但是经过大战,齐国民众的生活已经困顿了,就连您的王宫,甚至都有未曾修缮的地方,这时再使用先前的法度,就会让国人产生严苛之感。</p>
正如您的手一样,伸到冷水之中,或许严寒刺骨,但还是能够忍受的。</p>
但若是您的手先放到热水之中,再放到冷水之中,您还能忍受吗?”</p>
齐王申摇头道:“先浸热水,后浸冷水,这是对犯人才使用的刑罚,寡人自然无法忍受。”</p>try{ggauto();} catch(ex){}
孟子笑道:“明明是同样的一盆冷水,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区别呢?</p>
是因为您手的温度不同了。</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