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让我很为难啊(1 / 2)
“被我麾下之人带走了?”
但天明之前,第五伦的人还在朝京师小跑前进,如何能提前入城带走刘孺子?更不可能取而不报。
除非是安排故旧内应,自作主张!
第五伦下意识瞥了某人一眼,冯衍就在他后头不远,察觉到第五伦的目光,立刻滚鞍下马,小跑到第五伦车前下拜,哭丧着脸道:“明公,此事绝非臣所为。”
不打自招?此地无银三百两?
虽然冯衍在第五伦袒露野心前,还真给他出过诸如“立孺子婴以与南阳更始皇帝亢礼”的主意,但既然知道明公想要的是汤武革命,冯衍也开始扭转思想,如此宽慰自己:
“若是明公立汉帝,自任汉相,那我往后顶多在其下,做一个御史大夫。”
“但若是明公自立,借着驱逐王莽的大义名望,真成了势,哪怕只是割据一隅,为帝为王之际,我说不定能当上宰相。”
这确实是条更难的路,但对他们这批最早投效的人而言,利益也会更大,若真能开创一番新事业,确实比起“中兴汉室”更令他这种纵横之士行动
如此一想,冯衍也就把他家“先将军”对汉朝的忠诚抛之脑后,给第五伦写檄文,冒险替他劝降史谌,都在为自己积蓄功劳。
如今不知哪个天杀的聪明人提前将刘孺子婴带走,还冒充第五伦手下,冯衍真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他知道,复汉之人都是第五伦的潜在敌人,只能以手指心发毒誓。
“敬通误会了。”
第五伦笑着扶起他:“我看敬通,是想让你来为吾想想,究竟是谁人如此大胆,竟敢趁乱做下此事?”
冯衍立刻脱口而出:“渭北诸豪!”
说来好笑,十几年前违背“与国同休”的侯爷们,如今却忽然想起汉家的好来了,其中以萧乡侯萧言跳得最欢,但他们才刚刚渡渭,没有作案条件。
“还有城中遗老!”
大汉遗少冯衍还真知道城里有几个老家伙,王莽是个好人啊,只对儿孙狠辣,对那些嘴上嚷嚷复汉的人却十分宽待,不当真造反一般不杀。当年有人劝他退位,王莽只将其发配苍梧,已经是极重的惩处。
这时候有人提议道:“明公,不如大索全城,一定要搜出来!”
万脩却反对:“大将军刚刚约法五章,禁止侵犯百姓,如今却忽然大索,好让士卒与别有用心者乘机劫掠?当年王莽每次出行便横搜城中,吾等焉能效仿。”
他对第五伦道:“臣以为,大索刘孺子带来的麻烦,甚于其本身之害。”
冯衍也说道:“然也,不少市闾百姓只知汉成帝遗腹子刘子舆,却不知有刘孺子,若大肆搜捕,反而搞得人尽皆知。”
第五伦颔首,他们刚刚途经常安东西两市,回想昔日,往昔太平时,马羊嘶鸣、车来车往,总是十分热闹,隔着十几里都能听见市中传出的声音。夕市刚散,商贾低头数着今日收获的钱,奴仆赶鹅提肉而返,窥一斑可见繁华。
可今天却冷清非常,被王莽摧残后还苟延残喘的商贩,今日全都不见踪影,若没有他们运送粮食、蔬食入城,城里几十万人日常饮食都要出大问题。
秩序必须尽快恢复,约法已立,就要遵守,为了刘孺子这个选择题小分出尔反尔,将考卷的第一道大题做错,得不偿失。
更何况,事情发生在一个多时辰前,在此期间起码上万人逃出城去,想跑早跑了。
现在最紧要的,是让入城的万余士卒,立刻镇压城内乘机作乱的新军、无赖,扑灭各处冉冉升起的火焰,而第五伦,则要入宫取一样东西。
他们已经抵达横门大道,再往南走,就是寿成室的玄武门苍龙阙。
然而就在北阙广场上,却有一群人,齐刷刷地站在那,拦着第五伦一行。
为首的是前朝左将军公孙禄,他已经八十多岁了,曾经是王莽的政敌。新朝建立后,公孙禄也没少骂王莽,但王莽一直容着他,奉之为国老。
公孙禄还曾告诉王莽,想要天下太平,先把刘歆、陈崇、崔发等人统统宰了,让王莽大惭,但也只是让人叉出去,还是没杀他。
如今王莽跑路,公孙禄又开始上蹿下跳,这老家伙是不怕事也不怕死,带着一群在新朝不曾出仕的遗老们,拦着第五伦的军队,朝他拱手作揖,大声道:
“第五将军,足下檄文中欲承天顺民,既已逐王莽,有大功于社稷,但将军如今,竟是先欲入宫室?”
对老人家,第五伦还是表示尊敬的,在车上拱手:“应当如何,还望公孙公指教。”
公孙禄捋着胡须道:“应该籍吏民,封府库。”
第五伦笑道:“确应如此,我此番入宫,就是为了收九卿薄册以籍吏民;带兵镇守少府、黄门、钩盾、臧府、中尚方等处以封府库啊。”
说着就要让士卒推开这群老家伙,继续前进。
公孙禄却拄着鸠杖,痛心疾首地说道:“将军误会了,籍吏民,封府库,是为了等待这宫室真正的主人!”
这皓首匹夫此时此刻,真像极了为老主人看家的老狗,对着不经允许想擅自进去的第五伦狺狺狂吠起来。
“在此之前,将军宜急拜谒高庙,称臣奉祠!”
“称臣?”第五伦在车上始终站得很直愣,笑道:“向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