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来者不善(1 / 2)
眼前这个女人不可谓不美,眼若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萃,还穿着一件同这个时代完全不搭调的衣裙——一件黑白相间的水田衣搭配长款百褶裙,怎么看都不像是这个世界里的穿衣风格。
所谓百褶裙,后世将其称为“百裥裙”、“密裥裙”或“碎折裙”,是指裙身由许多细密、垂直的皱褶构成的裙子。该裙种每只裥距,约在2厘米—4厘米之间,少则数百褶,多则上千褶,美观漂亮,但制作比较复杂。
在明代时,该裙常用青面作成,褶多至20余幅,腹下有五彩桃花,现代的裙子皱褶多而密,裙有长有短,长的曳地,短的及膝。世界上很多国家女学生的校服也比较常见有百褶裙。
这种裙子在神州古代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据《西京杂记》记载:“西汉成帝时,赵飞燕被立为皇后。有一次,她穿了一条云英紫裙,与皇帝同游太液池,正当她在鼓乐声中翩翩起舞的时候,忽然大风骤起,她好像燕子一样被风吹了起来。成帝慌忙命侍从拉住她的裙子,飞燕得救了,但裙子却被拉成许多皱纹。汉成帝一看,有皱纹的裙子比原来没有皱纹时更美。于是,宫女们以后穿的裙子都喜欢折叠成许多皱纹折痕,并把这种裙子称为“留仙裙”。现代叫作“百褶裙”,因“百褶裙”的褶皱都是很规律地向一个方向打褶。
百褶裙制作工艺精湛,皱褶细密、繁多,有的可达千褶以上。裙身纵向挺直、横向富有弹性,上面还绣有五彩缤纷的图案花纹。百褶裙一般用16至26米长的自织自染的深紫色窄幅土布制成。该裙子制作过程:将土布铺置于草地或晒席上面,喷洒上白芨水汁,然后折叠成一条条宽窄一致的褶皱。之后再次喷洒白芨汁,并用棉线将其串连起来,使之定型即可。这种百褶裙由裙首、裙身、裙脚三部分组成。
长款百褶裙也称曳地百褶裙。长款百褶裙容易给人华丽且不可亲近的感觉。拖地长裙加入百褶设计,搭配简单的白衬衫,显示成熟、大气、优雅。
水田衣,又名百衲衣、斗背褡1,用各色零碎布料拼接而成,因整件衣服织料色彩互相交错形如水田而得名2。最早出现于唐朝,多用来缝制袈裟3。流行于明、清两朝4。
水田衣出现之初比较注意匀称,各种锦缎织料都事先裁成长方形,然后有规律地编排缝合。后期料子大小不一,形状不同,色彩丰富,形似补丁。其拼接形式与清朝至近代的“百家衣”都十分相似。
水田衣的起源,一般的说法都是根据清代李渔的《闲情偶寄·声容·治服》:“推原其始,亦非有意为之,盖由缝衣之奸匠,明为裁剪,暗作穿窬,逐段窃取而藏之,无由出脱,创为此制,以售其奸”。讲述了一名具有偷窃不良嗜好的裁缝,每次为定制者做衣服时,暗中私藏部分衣料,以少聚多,将零散布料拼成了一件成衣,再次售卖,长此以往形成的一种服饰。但并未真正记载水田衣产生的时间、背景与原因。
另一种说法认为,根据唐·范灯《状江南·季夏》诗:“纹纳成雷泽,袈裟做水田”;清·钱大昕《十驾斋新录·水田衣》:“释子以袈裟为水田衣”等,则以水田衣的拼接技术为契机,较为合理地推断为水田衣是由僧侣衣移位而来,设计灵感来源于僧人所穿的袈裟,只是两者在色彩方面差别非常大,僧衣偏向于青色、土黄等灰色调;水田衣的着装对象是普通大众,其服装不再只限于灰色调,而是由不同类颜色、材质的散碎布料拼接而成,整体色块相互交错,互为独立但又形成整体,外形似水田。
关于水田衣的记载,最早出现于唐朝,唐诗中有一些诗句就写到了水田衣的样式,比如:“日暮寒林投古寺,雪花飞满水田衣”(熊孺登《送僧游山》);“得地又生金象界,结根仍对水田衣”(唐彦谦《西明寺威公盆池新稻》)等,都是对水田衣的记录。
在唐朝,水田衣因严格的等级着装制度、新鲜的服装色彩风格,并未曾盛行起来。
但是到了明朝,统治者极力提倡节俭,并颁布了大量的“惠农”政策的环境,为水田衣的流行奠定了重要的社会基础。特别是在明万历年后,各种服饰禁令松弛,人们在服装的款式、色彩等方面开始寻求个性化、多彩化,而水田衣正好符合人们对于个性化服装的要求,流行趁势促使其发展开来。史料记载:水田衣“不料人情厌常喜怪,不惟不攻其弊,且群然则而效之”。发展到明朝末期,奢靡之风盛行,许多贵胄人家女眷为了做一件水田衣,常常不惜裁破一匹完整的锦缎。
由于明朝是封建专制王朝,对服色及服饰图案规定得过于具体。
据《明史·舆服志》记述:男女都不许用黄色,黄色是皇帝专用色。女子服饰颜色限制更多,大红、鸦黄都在限制之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