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人生的命运只能在设定中有限地改变(1 / 2)

加入书签

两个娇娆的女人,像烂漫春花间两只飞舞的蝴蝶,一刹那的功夫就不见了踪影,犹如鸟儿呢喃的谈话声隐约传来,听不清楚在说什么,从不时飘来的甜笑声可以感知,二人谈得很投缘。

两个男人步履缓慢,边走边聊着。

“吴书记你们辛苦了,舍家离子到这儿来,如此尽心工作,真是难得呀!”卢正义打开话题。

随即递过一只香烟,吴勇摆摆手便是不会,他便自个儿抽了起来。

“老书记您别这样说,跟您比起来,我们都不值一提。因为能力有限,经验不足,常感觉力不从心,越急越感到理不清头绪,找不到突破。”吴勇说出了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因为初来乍到,又是半路接力,吴勇感觉整个工作就是一团乱麻,真是“剪不断,理还乱”。常听坊间传闻驻村干部就是“三不”干部:不管油盐,上桌端碗吃饭;不干工作,配合应付不添乱;不讲成效,驻村期满说声再见!真驻村才发觉完全不是那回事,好多地方,好多时候,驻村队员承担了大部分的脱贫攻坚工作,他们用汗水担负扶贫重任,用心血谱写脱贫赞歌,用青春挥洒人生。

“我都听说了,你干事很拼命,有点像我当年。这从人生价值和做事理念而言,佷值得肯定。但干工作要讲智慧。古人云:成事必须要天时地利人和,此话看似很好理解,但实践起来却非常难。就像我当年,虽然出发点是好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步子快了点,最终落得个免职的下场。”卢正义冲吴勇笑了笑,猛地起了一个香烟,浓浓的烟雾笼罩了他凝重的脸,然后又似脱离尘埃般轻轻飘散……

对于卢正义的事情,吴勇有一些了解,在那个扶贫资金大水漫灌的年代,卢正义他们把资金提前用来滴管了,用到打基础、兴产业、强集镇上,结果获得个擅自挪用资金的罪行。对卢正义的处理,吴勇和许多人一样都不是那么明白,最后也只能用法不容情解释了。

事实上,卢正义事件后,在基层引起了一阵“不主动作为”的风气,于绝大多数干部而言,辛辛苦苦授予的帽子丢了多可惜,卢正义成了他们的深刻教材。

后来为了消除“不良影响”,激发基层干部勇于作为、敢于担当的斗志和热情,决策层出台了干部干事创业容错机制,但好像也没有什么作用,因为什么该容什么不该容好像也不是那么明白,云里雾里般的,到时不容错了还不是自个儿倒霉。有人又拿卢正义举例子,到底该容还是不该容呢?……

“老书记,其实大家打心眼里敬佩您的担当作为,你们当年结合实际,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盘活集中优势资源,聚焦关键,突破短板,为后来的脱贫攻坚好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你用自己的帽子,换来了那地方加快发展10年,相比那些任职几十年却山水依旧,面貌未改的干部,您老应该感觉自豪呀。”吴勇表示崇敬的言语中也蕴含这一份深深的遗憾。

“我想得通,没有规矩不正方圆,如果所有人都突破底线,那且不乱套。谢谢您看得起我,我知道自己错在那儿,后来我深刻反省,最后悟出一个关于从政道理,我用不到了,跟您交流下,也许您用得到。”从卢正义的言语和表情间,看不到失落、委屈和颓废,看到的是一种正气、淡定和智慧。

“那太谢谢老领导了!”对于这种荣辱不惊、坦然淡定的胸怀,吴勇油然再添敬意。

接下来,卢正义谈论了他关于从政的感受。用他的话而言就是“四道”——天道、地道、人道、行道。

所谓天道,就是顺天时,遵循事物发展规律,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审时度势”。在正确的时间、空间交汇点上做出正确的事,落后要被换人,超前要被击毙。凡夫俗子的我们,在其位不谋其政,早晚要被贤能之人替换,而没有底线思维超越当时社会发展现实,冒失盲进,自然要被处理。

所谓地道,就是循地利,立足客观现实环境,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因地制宜”。不能好大喜功,修桃花源,建海市辰楼,最后一腔热血,一把辛酸泪。要辨清地利,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时守住也是一种发展。

所谓人道,就是谋人和,珍重团结干事力量,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凝心聚力”。谋人和就是必须获得上级关爱认可,这是前提;获得同事帮助配合,这是关键;获得下级拥戴支持,这是基础。上级和下级就像父母和子女,当儿女发生了错误,可以选择帮你排忧解难甚至冒险救你,也可以选择袖手旁观,让你自生自灭,这全看你和上级的关系。古时言之:朝中有人好做官,朝中无人莫乱钻。不无道理。

所谓行道,就是守规矩,践行忠诚干净担当,扬清风树正气,讲担当有作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恪尽职守”。特别要有自我牺牲的准备,社会国家组织就像一个棋盘,我们就像一枚棋子,在博弈和发展的过程中,总要有人做出牺牲,不是谁要和谁过不去,是棋盘的规则要我们牺牲。从从政的那时起,你是棋子的命运就已经注定,纵然你有天大的委屈,也无济于事。

卢正义精辟的讲解着,吴勇听得如痴如迷,时而感概,时而悲切,倍感交集的他发出了一声叹息:做人原来这么难呀!

“上帝造人就是要他来到人间受苦受难,然后悟出生死离别等人生百味,最终培育出上帝的儿子。”卢正义满含禅意的话,让吴勇对人生瞬时多了一份理解,一多了一份坦然。

“只不过,真正悟懂的又有几人,绝大多数的人,都在懵懵懂懂中就结束了生命,人们常自喻为上帝的儿子,其实差着十万八千里呢。”卢正义又是一句悠悠的感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