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 新手错误(1 / 2)

加入书签

录音过程中,歌手/演奏者耳机里传出来的声音被称作“湿声”,就是包括伴奏和演唱的旋律,一般都是母带,确保进行录音的对象能够听着伴奏,把握节奏和音准,然后面对录音话筒进行演唱或演奏。

此时,录音话筒收到的就是“干声”,录制进入电脑,也就是说,音控台前录音师所得到的是纯粹干净的声音,确保没有任何多余干扰或者噪音,也确保能够录制到歌手没有经过修饰和调整的本来声音。

这也叫做“听湿录干”。

正是因为如此,录音室里完整而透彻地呈现出演奏以及演唱的所有声音,暴露声线和演唱里的每一个优点或者缺点,无所遁形。

在“美国偶像”这档风靡全球的选秀节目之中,著名评委西蒙-考威尔(Simon-Cowell)创造了诸多名言,其中一句经典吐槽就是“这只是卡拉OK水平”,形成相对应的还有一句赞扬肯定就是“这是录音室水准”。

区别在哪里呢?

在卡拉OK的话,伴奏的声音太过喧闹,掩盖住了表演者的歌声,音色和节奏这两个衡量歌唱水平的关键因素几乎无法识别,就连音准也可能发生无法察觉的偏差,自然也就无法识别出表演者的真正水平。

于是,卡拉OK往往让人们产生一种“我就是歌王/歌后”的错觉,甚至五音不全的人也能够通过提高音量来制造出“表演还不至于糟糕”的感觉,至于节奏、音准、音色什么的,也就全部被淹没在伴奏之中。

但录音室的环境却让表演者根本无处隐藏,比清唱还要更进一步地放大声音,甚至是苛刻地暴露出每一个细微的瑕疵,尤其是节奏和音准,即使是录音室的最低标准,也已经可以算是专业表演者水平。

当然,西蒙-考威尔说的是“录音室没有经过电脑修音的水准”。

不仅仅是歌手演唱而已,乐队演奏也同样是如此——

对于专业歌手和业余爱好者来说,表演技巧的区别是非常复杂的,演唱技巧、呼吸技巧、发声技巧等等等等,但其中非常关键的一项技巧就是节奏,这也是卡拉OK和录音室的最大区别之一。

卡拉OK的演唱,是没有节奏的,表演者跟随着伴奏的流动脉络前进,细节往往丢失在嘈杂的噪声之中,却也不容易察觉;但录音室的表演却是“干声”,如果表演者没有抓住节奏的话,歌曲脉络也就会变得支离破碎起来,乃至于混乱,整体框架和脉络的崩溃也就无法避免,那么表演就是彻头彻尾的灾难。

体现在乐队演奏身上就更加明显了。

有些歌手,天赋使然,“老天爷赏饭吃”,即使不需要学习,天生就能够感受到节奏,那么录音室工作之前就不需要单独练习节奏;但乐队演奏却要求更加严苛,就好像电影“爆裂鼓手”里追求的节奏一样。

抢拍慢拍、强拍弱拍、情绪饱满程度、力度张弛程度等等,在录音室空间里全部都能够清晰地展示出来,如何从普通表演者跻身到优秀表演者、又如何从优秀表演者跻身到顶级表演者,这就是关键。

古典音乐就是如此,那些国际钢琴大赛的终极决战参赛者们无一不是天才,演奏本身基本是不会出错的,但这些细节却能够感受到情感注入的微妙变化,如此化学反应就被称为“表现力”。

流行音乐也同样如此。

这也是马克西姆最后承认罗南是作为录音师兼制作人最合适人选的原因。正如奥利所说,过去几个月以来,罗南始终在负责这样的工作,乐队的调整与练习往往还是以罗南的意见为主。

罗南确实能够捕捉到旋律的情绪节点,这就好像是一种天赋,自从“正午”酒吧那次意外之后突然觉醒的天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