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张尚仪的主意(上)(1 / 2)

加入书签

大宋皇宫,毓秀殿。

刘贵妃的胎龄已过七月,两名翰林御医分别搭了脉,都言之凿凿地说是个皇子,向太后和朱太妃自是紧张得不行,旁敲侧击地提醒官家,莫往毓秀宫就寝,只怕贵妃早产。

赵煦九岁起就被皇祖母宣仁太后管束。

在这宫里头,他对先帝们留下的女人,都没什么好感。

不论是和宣仁太后一样喜欢说道理的嫡母向太后,还是把那点儿心机挂在脸上的生母朱太妃。

偏这一阵,借着水患,朝堂上下又把黄河要不要从北边再改道回来的议题,吵得赵煦脑瓜子生疼,甚至犯了一次心疾。

回到后宫,又听嫡母与生母如此唠叨,这血气方刚的官家哪里还有耐心。

“前朝不是朕的前朝,后宫不是朕的后宫。朕,不如趁自己还没心气郁结到行不得路,直往陕西五路去,随便挑一路,挂个经略使,带着西军儿郎们冲杀一番夏人,夺它个十几座城寨回来,朕就算马革裹尸了,也算有颜面去见先帝。”

向太后闻言,怒叱一声“官家怎可如此妄言”,眼泪就流了下来。

朱太妃更是哎呀哎呀地饮泣,先头那口凤团茶呛到喉处,又令她剧烈咳嗽起来。

皇后孟氏,倒是没那么丰富的情感,只将小帝姬拢在膝间,沉默地盯着一尘不染的青砖地。

每逢这样的时候,赵煦看着一屋子晦气面孔的成年女眷,鼻子里往往会似有若无地哼一声,冲皇后臂弯里的女儿福庆帝姬招招手:“帝姬来,爹爹带你去刘贵妃那里和妹妹玩,贵妃宫里的点心,最好吃。”

青年天子,其实比他三岁的小女儿,更爱吃刘贵妃做的点心。

话说刘贵妃,倒是从上回被自己构陷的市井厨娘姚欢那里? 学了一手调味思路。

酸味。

东京人本就嗜酸如命? 官家赵煦也是。官家平日下了朝,若在政事堂被几个宰相聒噪得郁闷? 吃一笼热腾腾的酸馅儿馒头? 气能消去三成。

刘贵妃让山楂背过锅,宫里自是不好再用此物。她便用梅子、陈皮和麦芽糖熬了糖浆? 封在罐子里发酵一阵,再与蒸熟的莲蓉、红豆粒、米粉搅合? 摁在各色花样的模子里? 脱模后复蒸,成为酸甜可口的点心。

今日休沐,没有早朝。

赵煦,起身时已交了辰时。

他昨夜? 按照自己的意愿? 仍是宿在刘贵妃的毓秀宫。

刘贵妃分外小心自己肚里的孩儿,倒是一会儿娇哄、一会儿假嗔地,让自己年轻的天子丈夫发乎情而止乎忍,只饮了几杯好酒,俩人耳鬓厮磨温存片刻? 便安寝了。

早膳时,官家说酒意还浅浅地绕着头脑。

刘贵妃忙命人端来一大碗浆水面? 配两碟梅子陈皮莲蓉糕。

浆水面是酸的,梅子糕也是酸的? 醒酒最合适。

晨光从门边窗畔欢悦地扑进来,洒在饭桌上? 映得浆水面的汤汁波光粼粼? 映得梅子米粉糕也亮晶晶的。

官家和刘贵妃? 一边用膳,一边说笑,琴瑟和鸣,与这开封城里大部分非富即贵的人家一样,诠释了什么叫妻不如妾。

正吃着,张尚仪踏着一地金色的光辉走到殿门外求见。

赵煦搁了筷子问:“尚仪何事?”

“禀官家,冬至近在眼前,官家要率臣工去祭祀,外命妇们亦要入宫,来拜见太后、太妃和皇后。妾因想着,贵妃月份已不小,怕经不得太多礼数之累,妾便翻阅了各项祖宗规矩,寻到通融之法,也先行禀过太后,得了应允。今日,妾便来毓秀宫,说与贵妃知悉。”

赵煦笑道:“尚仪费心了。”

刘贵妃也软着嗓子道:“妾自从封了郡君,得尚仪照拂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在宫里头,妾早就将尚仪当作了娘家的长姐般。”

张尚仪莞尔,因见此刻殿内也没外人,嗓子里显出一丝儿交心之意来:“贵妃平平安安的,官家就高兴,官家高兴,妾就知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