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4章 工厂摸底(1 / 2)

加入书签

刚进入12月天气转冷,路上还有积水,显然昨晚是下过暴雨。</p>

筲其湾工业区,陈易峰穿着一件大棉衣,显得大个子许多,跟在工厂的总经理后面,要视察这家玩具工厂。</p>

在这之前,陈易峰已经看过其他的工厂,表示很失望,工厂的工人纪律松散,抽烟吐痰等现象很普遍,简直像在杂货市场上,效益能好就见鬼。</p>

今天见到这家玩具厂,印象好了几分,起码工厂的陈列算比较有规划的布局,工人也一排排在工作,一边工作一边闲聊,这些在所难免。</p>

工厂总经理也介绍了这家玩具厂在这一带算是中型的厂房,每年生产的玩具转出口有2000万港元。扣除人工等开支,产生的年利润有300万,说起这个数字还蛮骄傲的(行,他有骄傲的资本,因为其他工厂更差)</p>

因为这些工厂缺乏管理,导致有几家倒闭,陈易峰也明白家里怕是看不上这些工厂了,不过想来也是理解的,房地产,金融如此火爆,过谁还愿意踏踏实实的干工厂,赚一分一毫的利润。</p>

有句话这么说的做了暴利的房地产生意后,很难有耐心回去做针线活了(当然不是全部人,只不过干房地产和金融的比重高很多,还是有一批实业家专事工业制品的)</p>

这十多家工厂如果不采取措施,明年的石油危机将会倒闭三分之二,在思考片刻无果后,决定在石油危机前放掉那些工厂,保留两三家工厂。</p>

看完工厂再到访天天报社公司后,不论人员配置,员工数量比收购时扩大了几倍,不再是十来个员工的小报社。</p>

社长孙东鸿知道今天少东家过来报社,准时到门口迎接</p>

“小陈生,欢迎来到报社啊”</p>

“孙社长,你叫我阿峰得了”</p>

打过招呼后,进入办公室,了解报社的近况。自从收购天天日报以来,公司投入初始资金100万,用来招聘人员,扩充记者团队,还有增加渠道部门专门对接报亭,杂志行等渠道,改革编辑部门引入年轻人。</p>

据孙社长介绍道,现阶段《天天日报》已经是港岛销量排在第三位,未收购时进不了前十。而粉肠马氏2年前创办的《东方日报》已经排到第五,奋起直追,竞争异常激烈。</p>

孙社长,我的妈妈跟你打个招呼了吧,她的事业比较忙,有什么大事情可以向她汇报,但是平常的事务,由我代我母亲拿主意。</p>

当然专业的事,还是专业的你,来主持执行,我仅提供意见,而且是过来学习的</p>

“小峰,我也是报社的老行尊了,对于年轻人我们报社是非常欢迎的,我们报社的平均年龄是同行中最低的,我喜欢与年轻人一起共事”</p>

“报社上,都是一些枯燥的文字活,很少有年轻人喜欢,你能来我是真心的高兴,哈哈”</p>

“陈夫人给报社立下规矩,报社要保持公正公平,不偏向政治上的任何一方,保持社会的公信力,正常运转下去就行,公司一切都良好”</p>

“天天日报在报刊行业发展还算平稳,稳中有进,特别是自收购以来按照,版面的改变,渠道也越来越广,记者团队庞大,最重要的编辑部门给了很多年轻人的机会,是其他报社做不到的事情。”</p>

“孙社长,对《东方日报》怎么看,他们的增长速度非常的快,对我们影响会不会很大”</p>

“马氏的《东方日报》……”孙社长犹豫片刻还是小声的说道</p>

“马氏办的日报,我听说是洗嘿¥办的,他们大把的撒钱,到处挖人,不过名声不太好,做我们这行的,都是有风骨的人,不太喜欢东方报业,不过人家大方啊,还是有人抵不住诱惑的”</p>try{ggauto();} catch(ex){}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