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 经典的儒家(1 / 2)
春节灌的香肠穿越了两个季节的时光,还剩了几根挂在家里阳台上,方自归看着它们,怀念起宿舍里那批短命的挂在自己床头的香肠来。</p>
站在阳台上向外望去,一切都没有改变。水南老街屋顶上的黑瓦片,像黑鱼鳞片重重叠叠。灰色的水泥电线杆和铁道上空黑色的架空电线,在微风中一动不动。从陕西搬家到这里那年,成渝铁路完成了电气化改造。从那时起,这些电线杆和电线就在那里,没有变过。</p>
家里是有变化的,用了十年的十四吋黑白电视机被一台十八吋大彩电取代了,方自归为此高兴了一两天,但并不打算把这个积极的变化分享给莞尔。</p>
莞尔家有电话机,自己家刚进化的电视机就不必卖弄了。方自归到家后,立即给莞尔修书一封,是这么写的:“暑假坐火车,随时可以大小便,实在是比寒假时快乐太多了,对我来说,这真是一个巨大的积极的变化。但到家后,我发现这里的一切几乎都没有变化,县长依旧,厂长依旧,他们丝毫没有让贤与我的迹象。我感受到的唯一变化,是今天到菜场买菜,道听屠说,猪肉又涨价了。”</p>
但是方自归关于县城菜场的经验,也没有向莞尔一吐而尽。</p>
老妈犒赏安全到家的方自归,让他去菜场买一斤韭菜和一斤肉包饺子,结果,方自归买回来一斤小葱和一斤肉。发生了这样的事故,老妈哭笑不得,老爸批评方自归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老弟抱怨葱花肉馅的饺子没有韭菜肉馅的好吃,邻居们则评论,现在的大学生只知读书不懂生活。总之,全社会对这件事的反应都比较负面,方自归当然不能告诉莞尔了。</p>
方自归常常关心一些人类命运的问题,人类常常关心的问题他就没时间去关心了。</p>
老爸请方自归早上吃兔儿面,说起吕武在同济上大学。</p>
吕武、吕鸿姐弟俩与方自归、方自强兄弟俩是一起长大的,因为老吕和老方是同学,又是死党,在辽宁和陕西时又都是同事。老吕此时仍在陕西工作,最近写了封信给老方,下一代的方自归和吕武也就能联系上了。</p>
知道吕武在同济,方自归非常高兴,因为这个姐姐要是在交大,那还真不好弄。为了找她蹭顿饭,如果要乘坐四五个小时的公交车到交大,明显不符合我国现阶段降本增效的改革方向。</p>
老妈请方自归在暑假里珍爱生命,远离菜场,正中方自归下怀。方自归便抛开凡尘琐事,一心一意泡图书馆。</p>
县图书馆竟也找得到文白对照的四书五经,方自归把书借出来,先吃了第一惊,因为没想到四书中的每本书都这么薄。</p>
西方人写书,只嫌书不够厚。费尔巴哈无非想说“不是神创造了人,是人创造了神”,便写了一本几十万字的《宗教的本质》,花了方自归好几天时间去读。但《论语》说“君子不器”,也蕴含很大一番道理,可遣词用字简约到了很难更简的程度。</p>
看完四书,方自归突然醒悟,四书这么薄,是因为它直接告诉你答案,很少有情景描写和推理过程。为何如此,方自归一时没想明白,用经济学分析了一下,推断大概是中国人喜欢降本增效。</p>
既然老祖宗的书风如此,方自归很快就读完了四书四经,只剩下《易经》没读,因为《易经》读起来一点儿也不易,并且似乎对降本增效和提高薪水没什么帮助,方自归就没仔细看。</p>try{ggauto();} catch(ex){}
读到《礼记》中的《礼运》,方自归吃了第二惊,下面这段话读了N遍:</p>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