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谁在通风报信(2 / 2)

加入书签

肯定有人给他们通风报信!

至于是谁,其实范围也不算大,三方面的人员而已。

第一个,灞水帮的人。

高明想了想,排除了,为啥?

据胡七自己说,愣子赶在长安城打开城门的时候,第一时间就回到了灞水帮报信,而且还是直接去了胡七的家里,随后两人又是邢家赌场又是回灞水帮准备收钱的,一来二去,愣子根本就没有离开过胡七的身边,就算是想向外传递消息也都不可能。

再者说,愣子阴差阳错之下,以为粱十六和柱子一起死了,向胡七报信的时候,也是这么说的,这才有胡七在邢家赌场,向张胖子索要两条人命的误会。

如果消息是从灞水帮走漏的,魏六可能会死,但是粱十六还备不住机缘巧合之下保住一条性命。

所以,不是灞水帮。

第二个可能走漏消息的地方,张胖子以及他麾下的蜀地商行。

高明想了想,同样排除了。

一来,张胖子根本不关心灞水帮在那场大火之中的损失,死了几个人,对于张胖子来说,那真无所谓。

二来,报信的伙计,烧伤严重,在他报信的之后,张胖子第一时间就派人将他送回蜀中求医,这一点就跟愣子的情况一样了,就算是那位伙计想散布消息都没有时间。

三来,张胖子一听到这个消息,就拜访邢縡,又通过邢縡找王鉷王焊兄弟俩平事,一宿时间就能请出王鉷为他们亲自站台,牛逼固然是牛逼,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按理说,也没有时间去通风报信。

所以,高明又把张胖子这方面的人员排除了。

既然这样的话,能够给杀人灭口一方通风报信的,恐怕就剩下了最后一方面人马高明身边的人。

高明仔细想了想,自己身边,周全、刘安都是贴心人,自然不会干这事儿,那么能够通风报信的,恐怕就剩下了御史台派出来的各级吏员和金吾卫的这一个张姓中侯了。

高明想明白了这一切,赶紧回了御史台,把跟随他一同去灞水码头的吏员都找了过来,旁敲侧击、虚言恐吓,反正是各种招数都用上了,一个一个地审问,一个一个地过关,到了最后,还让所有吏员相互之间作证,然后再根据他们的证词交差比对……

说实话,这些工作,着实不轻松,也就是高明,一直跟在谢直身边学习,又在御史台当了三年的监察御史,对审案、问案一事极其熟稔,要是换一个旁人,还真不见得能够支应下来。

即便这样,也足足折腾了高明一天的时间,才有了一个不好不坏的结果御史台各级吏员,没有人能向外通传消息。

行嘞,又排除了。

到了最后,只剩下了这么一位中侯。

所谓排除了所有其他选项,最后一个,即便不可能,也是真相。

原本高明以为,一定是这位金吾卫的中侯向外传递了消息,结果,通过金吾卫的刘朗将,了解了这位张姓中侯的具体情况,又让高明产生了一丝动摇。

这位张姓中侯,乃是幽州节帅张守珪的远房亲戚,自从张守珪在开元二十三年被天子赐宅之后,他就来到了长安,接着张守珪的权势,进了金吾卫谋一口饭吃。

一开始的时候,金吾卫的同僚,因为张守珪的关系,还多多少少要高看他一眼,后来渐渐发现了不对,这哥们平常生活很是拮据,平常时节,也不见他到张守珪的家里走动,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去一趟,据说连二门都进不去,这种表现,大家伙可没有感受到这哥们,和张守珪这个幽州节帅之间有什么密切关系,后来一打听,操,差点被这哥们扯虎皮当大旗给糊弄了。

原来,他就是张守珪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族人,还是张守珪看他可怜,才给他在金吾卫谋求了一个差事!

就两人之间那种淡薄的血缘关系,就这么一件事情,就用得干干净净了。

回过头仔细想想,也是,如果这货跟张节帅真的关系好的话,为啥不去幽州?堂堂节帅,稍稍一提拔,好歹也能当个校尉吧,何必在金吾卫干个区区八品中侯?就算有个朝廷的品级又能如何,手底下管不了三五个人,还得天天夜里巡逻,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

等大家伙弄明白了这货的底细,他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尤其开元二十六年张守珪犯了事被贬,更是难受,具体的不说了,就说一个事儿,这哥们到长安入金吾卫十五六年了,到了今天,还是区区一个中侯,你就想想吧,这日子,过得多惨。

刘朗将在介绍这位张姓中侯的时候,就一个评价,说好听的,谨小慎微,说不好听的,怂!

高明听了之后,也有点拿不准了,这么一个怂人,敢通风报信?敢伙同其他人杀人灭口?难以置信啊……

不过呢,高明决定还是要见一见这位张姓中侯,不见见,不放心,即便审问过后,不是他,也得当面确认一下,如此才好回过头去,仔细考虑自己到底有哪里想错了。

结果……

巧了,今天正是这位张姓中侯的沐休日,他就没去金吾卫当值。

高明却也等不得那些时间,干脆一不做二不休,问了张姓中侯的详细地址,直接找过来了。

这才有高明三人来到永宁坊。

“少爷,应该是这儿……没错,十字街东斜街第三户……”

“叫门!”

啪啪啪!

“谁啊?”

“老张,开门!”

吱……

大门洞开。

张姓中侯,一身便装,出现在院门之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